其实不仅仅是上海,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哪怕是在新冠病毒的第三年,我们例如旅游、商业活跃指数等等,都还停留在甚至没有达到过2019年的数据。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经济,本质上就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和决策的体现,人们的预期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很容易影响宏观经济的变化。
例如我们都知道罗斯福新政和他著名的“围炉夜谈”,本质上就是恢复当时美国人的信心,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
只有有了投资和消费,经济的齿轮才会再度转动。
而今天我们之所以有陷入经济增长停滞的可能性,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就是直线上升的边际资本产出率,从2007年的3.5%上升到了2015年的5.9%,现在已经接近7%,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同样生产一个单位的GDP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量大幅上升,这个趋势如果继续保持下去,那么总有一天,任何新的资本投入都不会带来新的产出增长,这也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故事。
也是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
本质上,近代上每一场经济危机,都是高杠杆高债务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今天我们觉得明明生活越来越好了,为什么总是会感觉经济环境好像越来越难,钱越来越不容易赚呢?
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庞大的居民债务和消费开支在不断增长,这导致哪怕我们的生活明明越来越好了,但一想到你还要还三十年的房贷,你就很难开心起来。
什么是杠杆?
杠杆就是用未来的钱创造今天的收益,如果今天的收益能够比未来更高更大,那么这杠杆当然是恰如其分的。
但杠杆容易上瘾,因为未来的钱今天不用还,现在不用还,杠杆高了多了,一个人只有24小时,你怎么还得完?你又怎么不焦虑?
除此之外,人口带来的经济结构性变化,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
很多人说我们人太多了,人应该再少一半,再少一大半都是应该的,这样我们的日子会更好。
可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在加入WTO在吸引外资的时候,面对只有三四亿人,如何用低廉的人力成本去吸引外资?去成为“世界工厂”?
如果外资不来,加入的WTO也因为高昂的人力成本没有成为“世界工厂”,我们又如何过上今天的生活?
房地产、互联网又如何依靠这几亿人口蓬勃发展?
当我们今天在说人口太多影响经济发展拖经济的后腿时,千万不要忘记思考,我们能有今天,靠的到底是人多,还是人少?
人口就是我们的先发优势,正因为有全球第一大人口,有全球第一大市场,我们才能吸引到如此多的资本,创造如此多的商业模式改变社会运行效率。
而今天,人口依然还是那么多人口,但却面临老龄化,老龄化的问题是什么?无法提供人力资本,消费欲望也偏低,这是老龄化的特点,同样也是老龄化对经济的一部分负面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债务是每个人共同分担的,不管是适当的超发货币来稀释债务也好,还是按揭买房付款也好,这些债务压到每个家庭上,这就导致了焦虑以及对赚钱这件事的渴望。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经济危机?
你失去了工作,降低了收入,甚至是失去了房子,享受到的生活品质变低了,我们就可以形容这是危机。
但如果只是个人现象,我们会说你时运不济,会说你个人能力不行,但如果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东西,那我们就能够下定论说,这是遇到经济危机了。

现在我们不妨反向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事件会导致大量的失业、物价的飞涨呢?
其实就是金融系统性的危机,例如债务违约、地产跳水,股价狂跌等等。
由于我们的股市并不具备美股那样的普适性,因此把股市换成房地产的代入感或许会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