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李宁一家,在2012年就巨亏30亿,关了1821家门店。安踏也在两年中关了1000多家门店。
危机中的特步也关店500家,年营收从2012年的55.50亿元,降至次年的43.43亿元。
特步并没有坐以待毙,它对自己下狠手,一口气回购了1.5亿的存货,巨大库存瞬间降低。
其实早在危机之前它就未雨绸缪,眼光独到的特步,看到了马拉松赛事的风口,从2007年就开始大手笔赞助全国马拉松。
当时中国一年马拉松赛事不过几十场,但到疫情之前中国每年有近2000场马拉松,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
马拉松早已有之,但因为公益属性,参与门槛低,一开始很难赚钱。
特步就下大力气支持中国的马拉松发展,16年赞助了约一半的国内马拉松赛事,因此在很多赛事上,选手、官兔都自愿穿着特步的衣服参赛,一些冠名赛事,选手还举着特步的牌子帮它做宣传。
第一次赞助体育赛事,特步选了西安城墙马拉松。
虽然名叫马拉松,实际上它是一场全民健康跑,门槛低却有电视台直播,是一次小成本大宣传。
2018年,特步赞助42场重要马拉松及跑步赛事,总参赛人数约70万,很多人家中存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特步T恤,他们就是在赛场上体验特步后成了它的忠实粉丝。
这些成功赞助的赛事,让特步的股票暴涨,每年都能从股票市场获得充足的资金。
商业世界不进则退。特步市值稳定,死守住行业第三的位置,马拉松跑者功不可没。
年入百亿的特步,
怎么摘掉“千年老三”的帽子?
“千年老三”虽是玩笑话,特步想必也希望赶紧摘掉这个不太体面的帽子。
对此,它早有布局。
第一步,在擅长事儿上“放大招”。
虽然特步在大众影响力和国际化上无法与安踏、李宁相抗衡,它却在专业度上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