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原一汽集团董事长竺延风空降武汉,担任东风集团新的掌门人,令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竺延风是中国汽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生于一汽长于一汽,38岁就当上一汽集团董事长,故有“一汽少帅”之称。他低调务实,温文儒雅,带领一汽走出困境后步入政坛,相忘于汽车江湖。
时隔八年,恍若游梦。54岁的竺延风御风归来,仍是改革先锋。

上任初期,竺延风表示要传承、不折腾,但面对东风集团臃肿的机构、复杂的体系、较低的沟通效率、一路衰退的市场业绩,以及一直未能打开局面的自主板块,他的“舞东风”改革逐渐变得“狂飙”。
“我们的改革不是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画图,重新构思,而是要在一张布满墨迹的画卷上重新调色,把它变成一张鲜美的画卷,这个难度更大,也更考验人。”
“需要努力,需要更坚苦的设计,需要付出更多劳动,甚至是牺牲。”
从2015年到现在,竺延风已经掌舵东风集团这艘大船七年有余。“七年之痒”过后,他对东风是继续“挠”呢,还是变为“忍”呢。
没有人能逃过岁月的摧残,不想老,也会慢慢变老。今年,竺延风已经61岁了,东风集团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神龙汽车
在中国合资建厂的德、日、美、法之中,法系车无疑是最悲催的那一个,法系车的品质和口碑都还不错,然而就是火不起来。
1992年5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组建神龙汽车,它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合资汽车项目。东风对神龙汽车寄予厚望,但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怎么样。当年,神龙富康与大众桑塔纳、捷达号称中国车市“老三样”,但后来富康越走越凄凉。

2008年,上海大众的年销量达到50.8万辆,而神龙汽车仅有10.5万辆。此后几年,随着中国车市的爆发,神龙汽车的销量也“一飞冲天”,但在2015年达到71万辆的高峰后,立马又蔫了。2020年,神龙汽车看着自己惨淡的5万辆业绩,只能眼巴巴羡慕上汽大众的156.8万辆好成绩。
有人戏称法系车到中国后的水土不服恰似这般:“大家闺秀想下海,到了青楼无客来”。
话虽难听却有一定道理,法系车的特立独行确是导致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不温不火的一个原因。但是法国人并不想离开中国市场,东风也不想放弃神龙,面对神龙汽车的巨额亏损,他们只能降本节流。

从2018年起,竺延风开始对神龙汽车下“猛药”:东风标致品牌部从北京退回武汉、一汽“空降兵”安铁成接替刘卫东任神龙汽车董事长、神龙到2022年将裁员4000人、舍弃武汉神龙一厂、二厂……
这是东风的无奈、法系车的悲哀,但或是神龙的并蒂重开。
2022年9月,神龙汽车共销售1.4万辆,创本年月度新高,实现连续22个月同比正增长,1-9月份累计销量达9万辆。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神龙汽车或许会从此“复活”。
二,东风日产、本田
多年来,虽然神龙汽车没有助推东风集团实现预期的飞腾,但东风日产、东风本田这两家日系合资公司却给东风带来了些许安慰。
日系车畅销全球,也在中国风生水起。

东风日产轩逸是中国车市的“家轿王者”,系列车型进入中国市场13年,累计销量突破380万辆。2021年,东风日产全年累计销量为113.48万台,其中轩逸就占了51万台。可以说,是一款轩逸造就了东风日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