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幅贬值,房地产市场负增长?来听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的分析
记者:您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否将掣肘国内货币政策?利率下行是否会继续?
盛松成:诚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也会有一定影响,但中美经济周期并不同步,我国仍坚持“以我为主”的独立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今年8月15日,我国政策利率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公开市场操作利率(OMO)中标利率分别为2.75%和2.0%,均下降10个基点。随着政策利率下调,市场利率同样低位运行。当前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维持在2%左右,低于1年期MLF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已底部趋稳,继续下行空间不大。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随之下降。其中,1年期LPR为3.65%,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下调15个基点。LPR的非对称下降有助于舒缓房地产业的困难,减轻居民还贷压力。
目前我国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市场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
房地产已非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点
记者:结合我国居民的购房意愿偏弱这一现状,您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会走向何方?
盛松成:目前判断,随着“救市”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房地产市场底部将至,销售、投资及新开工指标的负增长态势会有所收窄。今年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公告》,2023年末前符合条件的居民换购住房可享受个税退税优惠。同时,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多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减弱。目前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美国的2/3,而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6。所以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已非中国经济发展未来最主要的增长点。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政策与对银行的房地产“两类贷款”的集中度考核节奏虽有所放缓,但是长期调控的目标没有发生改变,房地产对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限被框定,资源将更多地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流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产业和行业。
记者:您对当前背景下的居民理财有哪些建议?
盛松成:宏观经济形势与调控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理财市场走势。例如,宏观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的取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理财产品的发售。因此可以说,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是微观理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