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矿区的山路两侧,随处可见密集排列的厂房。“这些基本都是高岭土加工厂房。高岭土颜色越白、颗粒越细,就越贵,大多都是用来做瓷砖、陶瓷的。”赵力说。
自宜春当地锂产业兴起后,原有的陶瓷企业正在“转锂”浪潮中。界面新闻通过高安市政府官网及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陶企生产线技改,转做锂渣坯焙烧。
界面新闻获得的一份专家会议纪要显示,生产瓷砖和锂渣坯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需要磨矿、烧制、除杂,前端工艺基本相同,瓷砖厂可以灵活且快速地转产,投资额不大。
该纪要指出,目前转产的企业多为此前经营压力很大的陶瓷厂,后被上游碳酸锂企业控股或与其深度合作,目前盈利要好于继续生产瓷砖。
![](http://imgq8.q578.com/ef/1018/6dd16dc9d49a3ca4.jpg)
站在宜春钽铌矿所在地的半山位置向下看,可见山脚下有一处灰白色的裸露洼地,挖掘机正在操作,不少矿车进进出出。
有路过村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是宜春钽铌矿的尾矿处理区域。经过处理后的矿渣,通常被运到山下的陶瓷厂等进行加工,成为瓷砖等产品。
据界面新闻了解,矿渣里也含有锂,以目前碳酸锂的价格计算,即使提炼矿渣,也可能具有经济性。
截至10月14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突破53万元/吨,再次刷新历史高位。
![](http://imgq8.q578.com/ef/1018/8e221cd2e2c6a59a.jpg)
打造全产业链
在宜春“亚洲锂都”的蓝图中,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并不是它的目标定位。它有更大的野心:产业项目全链条集群式发展。
宜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经开区)便是实现蓝图的一处关键区域。它位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北部,320国道与沪昆高速公路交汇处。
该开发区尚处于开发建设中,工程车辆随处可见,部分工地仍在平整过程中,部分厂房刚刚完成框架。2021年,经开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签约总金额497亿元。
全球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及碳酸锂等上游材料生产项目,就位于经开区。该项目由中建一局承建,大门附近的大楼已搭起外部结构,不少工人正在施工。
在工地外围的路边,一块写着“电池行业全球首个灯塔工厂”的蓝底广告牌,表明宁德时代对该工厂赋予的期待。
![](http://imgq8.q578.com/ef/1018/7e0f012fa2518bc2.jpg)
根据项目介绍,宜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宜春时代)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项目建设总规模120 GWh,其中一期项目建设规模年产约50 GWh,投资约135亿元,用地1800亩;二期年产70 GWh,投资约150亿元,用地2000亩。
除此项目外,宁德时代在宜春的投资还涉及奉新、宜丰等区域,包括建设年产8000万吨含锂瓷土矿选矿项目和年产2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投资约为230亿元;并投入约20亿元战略入股江西志存锂业、江西升华新材料、永兴材料、合众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和项目。
宁德时代项目不远处,就是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宜春国轩)。这是一处已建成的厂区,主要负责锂电池制造。统一的红砖风格建筑十分醒目。
据国轩高科公告,一期10 GWh项目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8日开工的二期项目规划20 GWh,预计明年10月将实现全部建成并投产。
![](http://imgq8.q578.com/ef/1018/7a6c2b6ccafbdf4a.jpg)
在宜春国轩西侧的路边,停着一排蒙着篷布的大型工程车辆,与界面新闻记者在宜春钽铌矿之行遇到的拉矿车颇为相似,或为宜春国轩碳酸锂产线所用。
国轩高科此前表示,其宜春碳酸锂产能今年逐步爬坡,预计产出8000吨左右;2023年预计产出2.5万吨左右,2025年实现碳酸锂满产产能12万吨。
经开区的部分路段还在建设过程中,同行司机在宜云路的尽头对界面新闻说,“那边还有合众新能源汽车厂,生产哪吒汽车,在宜春本地卖的很好,购车需要排队。”
宜春市锂电产业起步的经济园区,并不是经开区。早在2005年,宜春市就已开始筹建机电锂电产业基地。
2017年,全国工商联正式授予宜春市袁州区机电产业基地为“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园”(下称袁州产业园),并逐渐形成了以航宇新材料为龙头的机电产业集群,以及以银锂新能源为龙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
该产业园位于袁州区工业大道附近,距离经开区约23公里,半小时的路程。
“经开区的位置、基础设施等条件,都比锂电产业园要优越。”袁州产业园内一家锂相关企业的高管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现在的产业园和经开区,就好比政府的干儿子和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