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特性就是可以考察短期内快速学习的能力。说白了,英语是可以速成的。你用其他的科目,很难选拔这种能力。而且就是因为他的这种特性,它还是特别好的,用来练习学习能力的学科。这句话有点绕口。

为什么我们要学很多根本不会用到的知识?对很多人来说,高考当天就是你人生知识最丰富的一天,你记住了很多你再也没见过的知识。是不是都浪费了呢?
不是这样的,因为学习这个能力,本身就需要长期的练习,学习的方法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比如怎么从基础开始,一步步由浅到深,再抓细节,比如怎么在做错之后,回头复盘,面对陌生的信息和问题,你怎么才能吸进脑子里。所有这些动作,在你人生未来的学习过程里都会用到。
比如到你三十多岁的某天,公司开展了一个新的业务,你拿起资料开始学习的时候,用的技巧就是你当年读书时候潜移默化掌握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让中国的劳动力,不但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在未来自我更新。这也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大意义。英语的特征,就是一个日常接触不到,但是需要强行建立体系的学科。
英语可以选拔“努力型”人才,可以培养快速学习能力,但是这仍然不是高考英语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把英语从高考里取消了,谁最高兴呢?是富人家的孩子,还是穷人家的孩子呢?把英语放在义务阶段,免费的教给所有人,是最照顾普通人的模式。哪天英语从高考里面取消了,你猜猜有资源的家长会不会就不让孩子学英语了?
没有资源的孩子,看似是很高兴了,减少了压力,多了时间去玩,反正中考分流之后去上职业教育,也不会再用到英语。
真的是这样吗?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最主要的语言,不能改变这个现实的前提下,仅仅是减少公立免费的英语教育投入,看似是给人减负,实际上是进一步加深阶层分化。义务教育在非常尽心尽力地把这个难学的能力,成本降到白菜价。
我们就不说现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部分都用英语发布,也不说最高薪的工作大部分都需要英语能力。就说减负这个事情,英语不学了,学生就轻松了?学习时间就减少了吗?不可能吧,只不过是把学英语的时间分配到其他科目上了,学生并不会更轻松,只不过是在其他科目上的细节上,钻研得更深罢了。英语这种找工作的利器,你不免费教了,那孩子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才不叫浪费?学历史学生物倒是很有情怀,但是找工作怎么办呢?
有人说现在学英语也没用,没办法交流,听不懂说不出。但是你要知道凡是需要定制的,从书本上没办法自学到的知识,一旦加入考试,必然会增加贫富差距。
比如,编程和计算机未来用到的机会最多,为什么不加入考试呢?因为需要相对昂贵的设备。
再比如体育很重要,身体好很重要,为什么不加大比重呢?因为富人家的孩子从小营养充足,训练的健康,贫困地区的孩子身体瘦弱,营养不足。那你考试筛选出来的都是什么人?

英语的应用能力也一样,你以为出考题的人不知道口语重要吗?但是,现在的英语考试你拿本书就能学,一旦要考口语,那可是需要大量沉浸在语言环境里的,需要口语很好的老师,你让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去竞争?
说句过于直白的话,现在中国需要世界,多于世界需要中国,很多国家在建强,在逆全球化,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主动拥抱世界,去合作,去通过贸易获得财富,通过交流获得技术,那么这个成本我们只要多承担一点。
而如果英语能力被少数人掌握,前沿的知识,世界的情况,成为少数人的专享,这个局面,对普通人来说,真的有利吗?也许确实,很多人上学学到的知识一辈子都再也用不到,但是,不能不给大多数人接触这些资源的机会。当年尽量顾及公平,设计出这样的教育方案的人,背后的良苦用心,也许真的很难被所有人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