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突击队连夜运送物资。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前不久,由中海油上海分公司22名队员和中核建设公司20名队员组成的两支突击队,分别抵达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和南京东路街道,加入到社区防疫一线。现在,他们已经连续战斗了十多天。
临时党支部不是“临时”
刚到社区,两队迅速成立了支援防疫的临时党支部,在防疫第一线筑起了红色堡垒。
中国核建突击队20名成员中,有19名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按照年龄和经历分为5个队。临时党支部把支部委员会扩大到每个组长,每天晚上开一次会,既发动思想,又反馈经验。公司党委密切关注突击队的情况。主要领导除了每天打电话了解志愿者情况外,还多次参加临时党支部会议,深入指导,提高志愿服务实效。
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共有14名90后突击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3岁,最年轻的只有24岁,其中博士2人,硕士8人。他们平日一直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防疫培训。临时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带领大家集体补上了防疫知识,针对疫情的传染性和传播方式,重点培训了防疫用品的穿戴、脱下和杀灭,告诉大家只要做好防护措施,病毒并不可怕。
队员们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卸下几卡车近20吨的货物。突如其来的繁重体力劳动,让一些队员突然腰突、手臂浮肿、皮肉擦伤。临时党支部加强思想引导,努力工作,送关怀,强担当,帮助大家在头脑中筑起一个又一个正确对待防疫工作的思想屏障,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更安全、更快速
每当完成一天的任务,不管你有多累,两个临时党支部总要召集支部委员总结回顾一天的工作,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防疫中的风险和漏洞,向居委会等突击队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便分配和准备第二天的任务,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
刚开始工作时,突击队员对穿防护服不熟悉,操作略显笨拙。这几天来,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多,大家的技术也逐渐娴熟,甚至总结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独家“小窍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陆和他的团队成员分析了核酸取样过程中的漏洞,并试图优化该过程。他们把扫码点和采样点的距离缩小到2米,扫码后直接把试剂管递给医生。有专人负责和医生一起松开和拧紧试剂管盖。这样医生只负责棉签取样,减少了一部分工作量,住院医生也不需要接触试管,减少了接触和感染的风险。最终采样439人,优化前时间不到1小时,深受居民好评。
黄浦区老龄化程度高,老人下楼不方便。为了尽快将物资送到孤寡老人手中,中核建设突击队冒着极大的风险进入有案可查的楼房,将物资亲手交到每一位老人手中,为30多位老人带去了温暖。
你在前面打,我在后面支援你
十几天来,突击队员每天6点起床出发,到街上吃早饭穿防护装备,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各个小区工作。他们回到住处时往往是晚上。期间大家挨个走巷子,挨个确认,挨个发放防疫物资。狭窄的小巷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居民们一声声“谢谢”回响着。
截至目前,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突击队已深入五里桥街道近40个封控社区,协助医疗和社区人员完成3.3万余项核酸检测,卸载、运输、发放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18500余件,共计约75吨。中国核建突击队携带了5400份米、粮、油、水果、洗衣液、纸巾、蔬菜包等。为了社区。平均每天服务近3000人进行核酸检测,总服务人数近3万人。
经济信息化市委和各公司党委是突击队的坚强大后方。为确保队员自身安全,市经济信息化委协调国药控股,为突击队调拨了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指导队员严格按照社区志愿者保护指南科学开展志愿行动。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和中核建党委也想尽办法联系,为突击队员提供了大量防护服、酒精和抗原自测盒。作为该系统的兄弟单位,中石化上海石油公司为突击队员免费发放了饮用水、牛奶、食品等生活用品,并对突击队员的辛苦表示慰问。
新民晚报记者叶伟
作者: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