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牟荣元注册社区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容元是大学生,学生党员。因为疫情,他回不了学校,只能回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冲在了抗疫的第一线。
牟远是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的优秀学生,获得过优秀共青团干部、社会工作奖等荣誉。由于实习公司所在的地方在3月4日被列为中等风险区,根据疫情防控政策的相关规定,牟荣元需要进行14天的居家健康观察。随后,疫情彻底爆发。作为华立信息学院奉贤校区师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他立即通过“先锋上海”微信小程序向所在居住村“表明身份”,积极服从居住村安排,第一时间加入疫情防控的先锋队。
牟园所在小区一梯多户,老年人比例高。作为核酸指导志愿者,他坚持通知到位的每家每户,不落下一个人。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牟荣元一一为他们登记信息。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下午,他在指导工作时发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经过询问,他得知老人还没有登记做核酸检测,看着队伍一直往前走很着急。他为老人撑起一把伞,并帮助完成登记。
“最近手机里全是小区老人的核酸码,几乎找不到自己的。”在引导过程中,他特别注意每栋楼是否有小而重要的注意事项,比如核酸检测结果待复检者和尚未转运的阳性患者不能下楼参加统一核酸检测,腿脚不便、坐轮椅的居民需要被引导到无障碍通道,为社区居民提供细致的引导和服务。
老人们还有一个难处:不能用手机买菜外卖,不知道如何及时反馈需求。在志愿服务中,牟荣元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为独居老人送货上门,耐心解答居民在封控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坚决贯彻“只来一趟”的服务原则。
他去医院给居民发药,给“小跑腿”开道发药,3大包医保卡将近5个小时。他拿着每一位居民的药品清单,为居民挂号、开药、交费、领药,核对药品和账单单据,将所有居民的医保卡和药品运回社区消毒发放,尽最大努力保障居民健康。
除了服务,牟荣元还带头维护社区良好的舆论环境,争做封控的把关人、秩序的维护者、矛盾的调解人、社区的宣传员,引导居民不信谣,主动澄清是非,带动身边人、邻居、朋友同心抗疫。
大热天,口罩上的蒸汽滴,风帽下的湿发,防护服下的湿衣……牟荣元说:时刻牢记“勤政求实、励志高尚”的校训精神,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
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