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但仍有反弹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动态清算”是指全局静态管理吗?社区口岸城市防控需要注意什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专家做出权威解答。
什么是全方位综合防控的“科学、准确、动态清”?
从突发疫情的紧急遏制阶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探索阶段,再到全链条的精准防控和动态清剿阶段,我国疫情防控走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国家卫生委员会疫情应对和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中国正在进入全面防控的第四阶段,这是“科学、准确和动态的”。
梁万年介绍,综合防治的“科学精准、动态清除”阶段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改变应变。根据奥米克隆变异菌株的特点,及时优化和完善相应的防控措施,落实人、物、环境等措施。
二是要快。切实落实“四早”,疫情信息“每阳、每阳、接报即查”,运用“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将疫情防控推进一步。
三是隔离治疗能力增强。做好定点医院、收容医院、隔离点的准备工作,保证疫情发生后迅速扩大,满足需要。
第四,分类处理机制要完善。尽量减少轻度和无症状感染者占用日常医疗资源的情况。
第五,疫情处理将加快并调整重点。第一时间对风险人群的控制、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转运、隔离、治疗等环节进行统筹安排,使防控链条更加有效、协调。
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良友表示,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指导各地狠抓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对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地区,加快排查,有效控制风险,尽快阻断疫情的社会传播,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动态清算是指全局静态管理吗?
最近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地方实行了全球静态管理。梁万年回应,“‘动态清算’并不意味着全球静态管理。相反,‘动态归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避免全局静态管理。”
全球静态管理的需求是什么?梁万年说,原则上,在疫情初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全球静态管理。
但当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传播链不清、暴发和大规模反弹风险时,需要综合考虑疫情特点、阶段、防控能力、人群特征等因素,决定是否采取静态管理等更严格的防控措施,以及特定区域的规模、范围、时间和管理强度。
梁万年表示,目前根据奥米克隆变异体的特点,一方面要迅速、果断、彻底地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精准科学防控,最大限度地平衡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生产生活的关系。既要防止不作为、慢作为,又要防止乱作为、加码。
“实施‘四个早晨’和‘四个责任’,可以有效避免全局静态管理。”梁万年说。
社区和港城防控需要注意什么?
社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梁万年认为,社区防控首先要确保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居民正常生活。还要进一步巩固社区防控的组织体系和网络,提高社区防控能力,做好社区管控工作。
一线社区工作者是社区防控的主力军。梁万年表示,要采取更加务实、贴心、暖心的措施,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安排工作班次,同时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解决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关于口岸城市防控,梁万年表示,要加强口岸城市源头管控,加强外来人口和进口冷链食品、物品风险防范,扎紧“外防内进”防线。有条件的港口城市可以设立缓冲区。缓冲区内可实施严格的疫情防控管理,缓冲区外可实施常态化控制措施。
“口岸城市要把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同步研究部署,公布和畅通民生保障热线,及时解决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让疫情防控措施更有温度。”梁万年说。
选稿: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