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金边5月22日电题:中医世家后裔徐峰:一片穿心莲连接“中柬情缘”
中新社记者欧阳余凯
当徐峰再次遇到柬埔寨的老朋友胡婷时,他收到了对方送的礼物——一棵完整的野生穿心莲。
“野生穿心莲在国内已经几乎绝迹,基本都是人工栽培的植物。在柬埔寨,有大量的野生穿心莲,对药物研究具有特殊价值。”几年前,胡婷作为柬埔寨卫生部推荐的研修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受了为期30天的中医培训,从此与徐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初春,中国政府决定向柬埔寨派出中医防疫专家组和医疗队,这也是国家层面派出的第一支中医防疫专家组和医疗队。团队经历了先遣队、专家组、医疗队三个阶段,徐峰是唯一全程参与的成员。
这次来柬埔寨,许峰和胡婷对调了位置。后者目前在柬埔寨国家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工作,热情地向中医团队介绍当地的医疗卫生、药品供应、药品生产等相关信息,积极推动中国医生尽快适应当地的医疗环境。
徐风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祖父是中医创始人、第一位国医大师王绵之。从小就接触到家里的大人背山歌,做药材,出门给邻居治病。对柬埔寨最早的了解来自西哈努克亲王,他经常被家里的长辈提起。到了读书的年纪,看了真腊的风景,对柬埔寨这个陌生而友好的国家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次工作经历中,他对中柬友谊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柬埔寨援助期间,专家组在柬埔寨公立医院开办了第一个政府间中医诊所——位于科斯马的中柬友好医院中医科。两个月来,中医门诊人次超过2000。“中医诊所已经成为所有喜欢中医和中国人的柬埔寨朋友心中的红点。”徐峰说,很多在中国学习的柬埔寨医学生已经成为中医的好朋友,学习中文的柬埔寨学生还在这里进行见习培训,体验中国环境。中医药已成为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徐峰长期负责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工作。在西苑医院工作的十年间,他组织并主持了54期商务部援外培训班,学员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73个国家。作为外语和管理的骨干,专家组被分配到柬埔寨,在那里进行团队建设和管理,以及与柬埔寨卫生部、各大医院和当地社区的对外交流。通过实地接触,专家组与柬埔寨-中国总理事会等华人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专家组为当地中文学校举办的中医普及系列讲座,成为柬埔寨年轻人学习中医、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我记得洪森首相视察中医开放日的时候,他表示希望我们真的把中医技术抛在后面。我们也意识到,中医需要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才能真正长期服务于柬埔寨人民。”徐峰说,中医专家组立足长远,开设了有针对性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00多名柬埔寨医生和护士参加了为期30天的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学到了基础理论、诊疗方法和中医。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发展模式在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徐峰也感到满满的“获得感”。
出身中医世家,徐峰年轻时学医并非一路“循规蹈矩”。他反而在大学的文科里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来“弃文从医”,如今“老有所养”。这次对柬埔寨的援助,他家人的不舍和使命,启发他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到医学博士,我经历了人生一系列兴趣点的变化。这次援柬的经历也坚定了我的职业理想,希望将中医这一中国文化的瑰宝推向全世界。”徐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