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市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孕妈妈可以外出到医院产检,但也有不少人担心:外出就医安全吗?怎么做才能保护到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感科就外出就医时的个人防护要点做了重要提醒。请记住三点:时间,空和距离。和别人在一起的时间越短,越安全。开放式空房间比封闭式空房间安全,与他人的距离比近距离接触安全。
途中
1.一直戴口罩:应该一直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有条件的可以用N95口罩。
2.与他人保持距离:上车时,与他人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分散坐或站,相互之间留出空的空间。如果值班的列车很多,可以选择等下一趟,最好错峰出行。
3.不要触碰这些地方:乘坐过程中,尽量不要触碰座椅、扶手、车门、扶手等公共设施。用手;比如触摸后尽量不要直接触摸嘴巴、眼睛、鼻子,避免接触传播。
骑车时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扶手等高感染风险部位。
可以随身携带抗菌护手霜或消毒湿巾,骑行后及时洗手。
4.不要在车内吃东西或喝水:在乘车过程中不要吃东西或喝水,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5.特别提醒:如果自觉有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进入医院
1.戴口罩:一直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口罩。不要戴带有呼吸阀的面罩。
2.勤洗手:进入医院和接触任何物品或人后,随时用医院提供的洗手设施洗手。
3.不需要穿防护服:完全没有必要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去医院治疗,因为穿脱不规范,反而会增加被污染的几率。
回家吧
1.洗手后开门:先用消毒湿巾或快速洗手液洗手,再拿出钥匙开门。
2.完成必要的消毒:迅速更换外出时穿的鞋子,丢弃口罩,按照“七步洗手法”及时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洗手。
将穿过的外套放在门口或阳台等通风处,避免穿着外套在屋内走动。
经常接触的手机、钥匙、包包等物品,可以用消毒湿巾或消毒液擦拭,定点放置。
▲七步洗手法
3.开窗通风:打开家里的窗户或阳台的门窗,保持空空气流通。
作者:李
编辑:李
编辑:范立平
作者:李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