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仪器也没用。”北京某知名眼科医院眼科专家告诉记者,对于青少年来说,一般分为假性近视和近视。假性近视主要由长期不良用眼习惯诱发,很少超过200度。如果继续发展,就会变成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可以通过休息和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来恢复。目前市场上治疗假性近视的各种方法和仪器是否有具体确切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份文件,包括引导学生自觉用喜欢的眼睛保护眼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
近日,教育部发布《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经验做法推广名单》,介绍了142个试点县的做法。如北京市怀柔区的做法是,增加学生户外活动、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内外、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等体育活动要求。山区学校开展“远山漫步”课程,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对于家长来说,与其急功近利的找视力矫正产品,不如培养孩子科学用眼、喜欢眼睛护眼的好习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赵辉表示,家长要把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真正把课余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远离电子产品。
选稿:郑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