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防控影响,今年的端午节注定与往年有些不同。但古人对疫情的警惕和重视,使端午节成为一种稳定的节日形式,使防疫、抗疫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并得以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需要尊重和珍惜古人和传统文化。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有二三十个名字。无论从节、百草节、浴兰节、艾节、菖蒲节、五黄节、藏午节的名称,还是从习俗来看,这其实都是一个防止邪毒入侵的养生节日——这既是端午节的初心,也是其精髓。端午节是从对抗疾病和流行病演变而来的古老节日——中国有这么多节日,端午节也是。
端午节体现了古人面对疫病高发时的一套辩证思维的系统工程。它以节日的名义,采用“驱邪瘟鬼”的形式和祈求平安、消灾除疫的习俗。通过精神和心理建设,养生和普及医学知识,端午节的内涵都包含在其中。
身体和精神健康
《鲁春秋集》中说:“救夏时,人必多患疾疫”。古代春夏之交的端午节前后,正是流行病肆虐的时候。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生命是由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共同维持的。身体是精神活动的基础,但精神活动健康也能使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面对疫情,人们的恐慌和迷茫无疑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恐慌、迷茫甚至绝望更不可取。所以古人的智慧首先体现在稳定人们的思想和情绪,进行精神和心理疏导,各个方向战胜疫情。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和流行病在中国古代被视为“阴”,因此需要用阳来控制它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老虎视为神兽。《风俗通》曰:“虎为阳物,百兽皆善之。能吃鬼,...也造恶”。因此,虎不仅是先民最常见的图腾,也是先民的“阴茎”,成为民族信仰的传承。因此,老虎成了端午节的主角,使端午节成为一个老虎文化的节日。
端午节,千百年来,古人延续了用雄黄画额头的习俗,不仅用雄黄驱毒,还用额头上的“王”字辟邪、瘟疫,以平复心灵。
端午节一定要借助各种阳具,比如大蒜,可以祛邪求福。但与此同时,大蒜被解读为铜锤(或拳头打疫情的“鬼”),葛藤被解读为锁鬼的铁链。这些都不是迷信一句话能概括的。这是为了将中医的理念形象化、普及化,从而提升大众对疫情的接受度。
为了提振人们抗击疫病的信心,观众进一步将它扎成老虎的形状或将它的叶子剪成老虎的形状,称之为“艾虎”,表示“积极”的祝福。所以古人认为“戴艾叶治百鬼”。
端午节有穿五毒服、扎健康发髻、臂颈系长命线、腰间系香囊避邪的习俗。它的主要意义还相当于一种精神镇静剂。
端午节清扫垃圾和卫生的扫帚上系着一根红线。这根红线看似无用,却是祈求防疫、防病、瘟疫、排毒的精神寄托。《燕京年谱》记载了清朝的风俗:“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种葫芦,贴在门档上,以释放毒气。”事实也是如此。
在汉代,朱锁和陶印被应用于门户网站,以阻止邪恶的精神,赶走瘟疫和辟邪,而在宋代,我们注意粘贴石天府。民间有一句话:“五月五日,石天骑艾虎,五毒化尘为尘,邪灵归冥界。”在一些地方,端午节包括将张真人的老虎雕像贴在墙上,或“在钟馗中跳舞”,悬挂铃铛以驱邪,并用桃符装饰门。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端午节是凶日,有“避五害”、“避五毒”的习俗——所以端午节也叫藏午节。然而,“躲”并不总是消极的。比如老北京人讲究端午节出门避毒。据记载,在清代,这种“藏五”到乡下等空荒无人烟的地方——据说地方越宽,越空荒无人烟,越能避毒。此外,在民间传说中,行善也是避免瘟疫的最好方法。
亲近自然,加强锻炼,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保健意识。赛龙舟、放风筝、竞赛、荡秋千、打马球、打草仗等节日习俗,都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向自然,引导人们游山川、赏花木、健身,从而振奋精神、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因为精神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从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面对恶劣自然条件时的积极态度和智慧,以及老虎与天地搏斗的愤怒。所以,在很多国家面对疫情“卧倒”的同时,中国“以人为本”、“豁”的积极态度,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质的体现。
养生
面对疫情的蔓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必须的,而端午节也是中国延续千年的检验和践行人们卫生习惯的节日。端午节作为一个节日,只持续一天,而作为端午节的“特殊防疫”,一般会持续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