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慢性病患者在疫情期间更需要注重自我健康管理?如何区分心脏病和新冠肺炎症状?什么生活方式可以增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
6月5日18:00-18:30,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与我们详细谈谈当前如何加强慢病管理和自我防护。
一.慢病患者重视自我健康管理一、慢性病患者重视自我健康管理
在疫情期间,由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慢性病患者出现了血压和血糖的上升,这不仅影响了疾病本身的病程,也增加了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因此,在疫情期间应特别强调自我健康管理。
为了避免人群在医院聚集,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在正常的疫情防控时刻,慢性病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新的就医模式,比如借助电话、互联网等工具,与医生进行在线问诊、咨询、配药等医疗咨询服务。如遇紧急情况,立即联系120救护车,并前往市、区医院门急诊就医。记得积极监测自己的病情,不要停药、减量、不规律用药。
二。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居家养老要点
1.糖尿病患者:
65岁以下或无明显并发症者,空腹部血糖维持在6.1-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7.8-10.0 mmol/L;65岁以上或确诊糖尿病并发严重并发症者,空腹部血糖维持在7.8-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2.0mmol/L。
长期单用口服降糖药,或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或单用胰岛素,如遇暂时缺药,可在短时间内适当减少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同时也要减少血糖上升快,即GI值< 70的食物的食用。记住,调整剂量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2.高血压患者:
做好血压监测。稳定者每周至少测1-2次,易波动者每天测一次。降压方案确定后,如果血压达标且无明显副作用,建议按原剂量长期服用。一旦血压水平明显升高,超过180/120mmHg,伴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痛等。,请尽快就医。
三。如何区分心脏病和新冠肺炎症状
慢性心脏病患者常因疾病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咳嗽等症状。乍一看,它们与新冠肺炎的症状相似。如何区分他们,成了他们的“心病”。事实上,心脏病引起的胸闷气短往往出现在运动疲劳后,休息后即可缓解。但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一定要紧急就医。
四。本期专家三问三答
问题1。糖尿病合并新冠肺炎患者需要更换之前的降糖药吗?
答:如果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稳定,他们可以继续按照以前的降糖药方案进行治疗。如果血糖持续升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情况改用胰岛素治疗,并注意监测血糖。
2.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只需要控制血糖?
答:并非如此。不管是否在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都应该遵循血糖、血压和血脂的综合达标目标:一般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