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城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加快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的通知》,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开放可控措施, 高效促进人的行为顺畅、物的流动顺畅,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超重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
分类分级、科学管理,大力推进人畅其行科学评估推动省内人员自由流动省内无中高风险区、7天内无本地社会疫情的县(市、区)人员,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在省内自由流动,但应提醒其在目的地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
当社会发生局部疫情时,对“三区”内人员严格执行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但不得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区、封闭控制区和控制区的控制时间,不得随意扩大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患者和需要定期诊治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三区”外人员要经省市专家风险评估后,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其安全有序流动,不得随意关闭低风险区场所,保障正常生产生活,也不得随意将出行限制范围从中高风险区扩大到其他区域。
分类分级做好省外来浙返浙人员管理根据省疫情防控办每天对国内疫情高风险区域的划分,准确落实相应的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不得随意扩大实施隔离等健康管理措施的人员范围,不得随意延长对风险人员实施隔离等健康管理的时间。
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来浙返浙人员,倡导其在来浙首站进行免费的“核酸+抗原”双检测,抗原检测阴性后即可自由流动。省外低风险地区人员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来浙返浙并自由流动,不准对其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但应提醒其落实目的地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实行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通用,各地不得要求省外来浙返浙人员在核酸检测结果有效期内重复检测。安全有序做好全国高校学生返乡工作省教育厅牵头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建立全省大学生离校返乡协同工作机制,做好重点地区返乡工作对接,提前做好统计,及时推送相关学生信息。各地疫情防控办具体落实返校学生的沟通对接、健康管理、人员转移等处置工作。
如果大学发生疫情,但未传入大学,且封闭7天以上,学生可在48小时内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所在大学的证明,从学校到目的地闭环回国,并进行7天的日常健康监测。对上述学生不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来浙人员和从上海返回浙江人员除外)。对返乡学生确需隔离的,各地要加强关怀照顾,免除集中隔离费用(含餐饮费用)。
从严从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各地要继续把好浙江的入口关、中门、小门,扎实推进“无疫社区”建设,狠抓核酸检测常态化和重点人员健康管理,不断提高疫情“早发现”的监测预警能力。做好公共场所“健康码+出行卡”联动验证和重点场所“场所码”扫码登记工作,确保风险链可追溯。一旦发生疫情,要快速反应,完成平战转换,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量、最低的成本、最低的影响扑灭疫情。
优化管控、精准服务,全面保障物畅其流加强通道和节点管理,保持交通网络畅通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保障各类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有序运行。不得擅自封锁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水路的船闸。严禁县乡公路隔离,不得擅自关闭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火车站、民用运输机场。封闭控制区内的港口企业应当提前安排人员进驻,实行封闭管理,确保港口24小时运行能力。
科学设置防疫检查站。除保留与疫区接壤的检查站外,原则上应取消省内普通公路的检查站。其他检查站必须经设区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设立。不得限制符合条件的旅客、货运公司和旅客通行,防止检查造成堵塞。
动态完善防控措施,持续优化货车司机管控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货运车辆,不再查验驾乘人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限制其免费通行。
如果旅客的旅行卡上标有星号,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阴性、“健康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者,将快速放行;核酸检测结果在目的地超过48小时的,实行“挑、走、追”制度,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