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天还没亮,刘惠娟就和北京市慈善志愿者联合会风之彩分会的十几名志愿者一起出发了,坐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蔬菜大棚。
王云的妻子是盲人,夫妻俩收入很少。刘惠娟把食物送到王允省,问她还需要什么。
他们五点半到达普安屯村的蔬菜大棚。今天,武汉的菜农给他们的志愿者生菜,切好,装袋,带走。不到两个小时就收获了一棚莴苣。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都像菜农一样熟练,做这种志愿者工作已经两年多了。
2020年疫情初起,十几个在北京种植大棚蔬菜的武汉菜农,春节后回不了北京。在听说刘惠娟的志愿者团队在帮忙后,他们决定捐赠温室里的蔬菜,但他们需要志愿者自己从地里收集蔬菜。刘惠娟和志愿者们买来镰刀学习切菜,从频繁割手到慢慢熟练操作。最后,他们在农活上已经达到了和菜农一样的熟悉程度。看到志愿者们的爱心和坚持,武汉菜农也决定长期捐助蔬菜,这种爱心蔬菜传递坚持了下来。
志愿者自己准备的镰刀切菜,已经是熟练的菜农了。
采集完生菜,志愿者们又赶往下一个蔬菜采集点——老连长采摘园,在这里采集菠菜。就连老河北人和老兵,老两口承包了这里的采摘园,除了草莓和葡萄,还种了六棚蔬菜。在听说志愿者们传递蔬菜的爱心后,他们决定捐出一些自己的蔬菜。温室里有几公斤菠菜。志愿者不能休息就开始收割蔬菜。不像生菜,菠菜不能长时间保存。未经处理的菠菜会在几个小时内枯萎。当菠菜收获一半时,志愿者会先拿一把菠菜和生菜。保证送到捐赠者手中时是新鲜的。
上午收集的食物,中午由志愿者送到康泽嘉园小区,发给值班人员,解决他们的一部分后顾之忧。【/s2/】居家隔离户居住分散,需要按照名单逐一送志愿者上门,然后由社区工作人员通知隔离人员开门取菜。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不仅需要蔬菜,还要和别人聊聊天,问问近况,知道自己有什么实际困难,然后志愿者会做进一步的帮助。
疫情防控人员守护着居民的安全,给他们送去了爱心菜。
给孤立户的食物只能放在门口。走后叫住户开门取菜。
早上送完收获的蔬菜,赶回温室后,志愿者们简单地吃了点午饭,然后继续收获菠菜。夏天,中午在大棚里呆一会儿都会淋湿,更别说还得拼命干活,但是志愿者们没有一个会出来透透气的。他们总是认为他们可以尽快把食物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炎热的温室里的志愿者为了尽快采集蔬菜,没有休息时间。
下午收的菜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时,天已经黑了,这样的服务志愿者一周两三次,坚持了两年多。
住在山区的刘惠娟是北京慈善志愿者联合会风之彩分会的负责人。2020年疫情初起,她和团队成员对小区的楼道、楼梯扶手、电梯间进行消毒,然后承担起帮助老人、孤寡家庭购买生活用品的责任,根据统计信息发放到各家各户。有了这样一群志愿者,爱心可以无缝对接,快速传递,而像这样的志愿者,也在北京的每一个角落默默的做出自己的贡献[/s2/],让爱心顺利传递。
王子芳是一个独居老人。她一边送饭,一边和老人说话,短暂的陪伴对老人更重要。
作者:安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