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以上海医疗实力坚持“封底扫尾”的新国际博览中心,送走了最后一名患者,即将迎来机舱休息。5月底,上海外省市医疗队全部撤离后,由仁济医院牵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龙华医院、上海儿童医疗中心的770多名医护人员接替上海外省市医疗队,继续承担这次市级大型收容所的救治任务。
在这五家医疗机构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新中国博芳草医院最持久的医疗团队。3月29日,这支由59名医务工作者集结而成的儿科医疗队开赴世博收容所医院,4月4日转院至新王国收容所医院,医疗队员扩充至65人。
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父母子女集中治疗”
在世博方舱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同管理H4方舱,负责方舱330张床位。当时实行“成人和儿童混合入院”,6天收治了321名患者,其中18岁以下患者43名,最小的4岁。为了进一步扩大儿童的救治范围,儿童中心团队搬迁至新国际博览中心更大的收容医院,经上级批准,正式采取“父母与儿童集中救治”的模式,与当时进驻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后来加入的湖北上海医疗队合作建设“父母与儿童收容所”,救治年龄下限放宽至2岁。
4月4日至6月14日,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医疗队病房共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2200余人,其中亲子家庭800余人,超过半数为7岁以下儿童。
筹集资源,为儿童提供温暖的关爱
考虑到孩子们的饮食特点,医疗小组要求食品供应商尽可能避免提供有刺激性味道的食品。与此同时,医疗队还通过尽可能收集慈善捐款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正常膳食之外的乳制品、甜点等辅助食品。它还与社会爱心力量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安全、健康和受欢迎的快餐,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的生活氛围。
在亲子庇护所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近一半是学龄儿童。疫情期间,上海实行网络教学。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避难所里开通了无线网络,医疗队还专门设置了自习室空,准备了必要的文具和简单的小书桌。对于需要打印学习资料的孩子,医疗团队会随时提供相应的服务。
对于幼儿,医疗队收集合适的玩具进行分发;对于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出现情绪问题的孩子,医疗团队中的心理医生会对其进行评估,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家长教育。同时鼓励孩子到户外活动,发放钙片促进骨骼发育,也有助于调节情绪。
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创造一种儿童文化
医疗队在舱内组织了“避难所儿童绘画”系列活动:“大白”兄弟姐妹和孩子们齐心协力,将病房的墙壁从冰冷的白板改造成了色彩斑斓的儿童文化墙。最引人注目的是患者入口处的整面儿童绘画墙,不仅有抗击疫情的天安门广场和“大白”,还有城堡、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和每一位医疗队员的签名。孩子们纷纷写下“加油上海”“加油大白”等祝福语,表达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精心设计了一本可爱的“抗疫日记”,引导孩子在住院期间规划自己的人生,记录让自己开心和感动的事情,把隔离治疗当成自己的人生经历,用科学的态度勇敢面对和战胜疾病。舱内经常进行“抗疫小勇士”的互动游戏,将医学知识转化为通关游戏,挑战成功的小朋友还可以获得“勇士徽章”。
在收容所医院和社会关爱力量的共同支持下,“亲子收容所”的孩子们一直受到关爱。除了良好的生活保障,他们还不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问候。
“亲子庇护所”的医疗队员们无比欣喜地送走了一批出院的孩子。儿童中心医疗队在坚持的78天里,经历了两次开舱、四次内部转舱、并舱,连续作战没有休息。对医疗队体能和毅力的考验达到了极限。今天,他们进入医学观察休息期,然后回到自己的医疗岗位,继续为儿科事业保驾护航!
作者:唐蒋蓉
编辑:唐
编辑:范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