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凝血功能检查。PT、凝血酶原活性、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病原学检查。
除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应尽可能多地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调查,包括血液(全血和血浆)、呼吸道(鼻咽或口咽拭子、鼻咽抽吸物等。)、大便和尿样等。如果临床需要穿刺检查,可以保存组织标本。建议优先进行以下病原学检查。无条件检测时,应积极采集样品并妥善保存,以备检验。
1.核酸检测:适合的标本为血液、呼吸道或组织标本,有条件的应尽量完成新冠肺炎、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人类肠道病毒(常见肠道病毒型)、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注意试剂可检测的腺病毒种类应尽可能包括腺病毒40/41型)、细小病毒B19型等的核酸检测。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人,可利用粪便样本进行人腺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的核酸检测。
2.抗原检测:对于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可在粪便标本中进行腺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抗原检测。
3.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条件者应尽量完成新冠肺炎、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的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检测。
4.上述病原学检查阴性,临床高度疑似感染者可对血液、肝穿刺组织等样本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5)其他检查。根据临床诊疗需要,可开展毒物筛查、药物检测、免疫功能检测、自身免疫抗体检测、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6)肝活检。根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肝活检,活检组织可进行病理和病因检查。
七。影像表现
(1)腹部超声。建议首选。超声可用于评估肝实质、胆囊和胆道、腹水的大小、轮廓、硬度、回声等。也可以作为肝移植前的评估方法。
(2)腹部核磁共振。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
八、处理措施
应采取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精神状态,监测实验室指标,预防并发症。肝衰竭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治疗能力的医院。
(1)肝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和护理:
(1)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剧烈运动;出现黄疸、呕吐、乏力、厌食时,应适当卧床休息。
(2)营养支持:保证热量摄入,给能吃的孩子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优质蛋白质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食物不足者需要静脉补充。
(3)监测病情变化,积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警惕肝衰竭等并发症。
2.对症治疗:酌情选用保肝药物,胆汁淤积者可选用熊去氧胆酸;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的人可以用乳果糖减少毒物吸收。
(2)肝衰竭的治疗。
它可以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并在严密监护下接受生命支持治疗。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1.液体治疗:应限制静脉输注总量,避免使用含乳酸的液体,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葡萄糖输注速率,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如果循环不稳定,应进行液体复苏。
2.肝性脑病和颅内压增高: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慎用镇静药物;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感染、休克、消化道出血、急性肾损伤、水电解质紊乱等。对于有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高渗盐水和利尿剂。
3.高氨血症:血氨明显升高或伴有肝性脑病时,蛋白质摄入量应减少到1g/kg/d;口服乳果糖或高位灌肠可促进排便,减少肠道对氨的吸收;静脉输注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能促进氨的排泄;适当使用支链氨基酸。如果仍无效或血氨严重升高,应考虑血液净化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静脉补充维生素K1;有活动性出血或有创操作时,应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和/或血小板,可降低纤维蛋白原(< 1g/L)给予冷沉淀等。如果没有活动性出血或有创操作,不建议常规给予血液制品纠正凝血异常,以免出现液体超负荷等输血相关不良反应。
5.呼吸衰竭:缺氧时,给鼻导管输氧。如果仍然没有缓解或恶化,酌情给予无创或有创通气。
6.心血管功能障碍: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血压降低、心功能不全者,可给予降压、强心药物,维持适当血压,改善心肌收缩力。
7.急性肾损伤:减少或停用利尿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维持有效血容量。特利加压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可用于低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出现严重少尿或无尿、液体超负荷、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和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可采用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