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疫情趋于稳定。在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下,多地放宽了民众跨省流动的防疫政策,跨省团队游也逐渐重启。
疫情持续好转,多地放宽人员跨省政策
6月20日,全国31个省份新增本地感染病例34例,其中北京、上海感染人数降至个位数。近期31个省份日均新增感染人数连续多日低于50人。
随着全国疫情持续好转,连日来,多地陆续调整跨省流动人口防疫政策。如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常态化交通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要求坚决取消一切不符合国家防疫政策的限制人员流动措施。
江苏要求在“两站一行”出口查验旅客乘车卡,无“*”者直接放行;带“*”的,健康码为绿码,48小时内持核酸阴性证明直接放行;对于48小时内未持有核酸阴性证明的,进行一次核酸采样后放行。
最近青海也调整了疫情防控政策。从低风险地区来(回)的年轻人,需要在48小时内核对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色码、交流行程卡,完成“就地检查”,才能有序流动,而不是“三天检查一次”。
6月19日,海南也调整了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措施。非疫区人员回海南前,凭卫生编码绿码或其他来海南手续办理入住手续,不强制要求核酸阴性证明;疫区人员来(回)邛崃前,核酸阴性证明改为48小时内一次。海南也明确,出入境防控措施由“14+7”改为“10+4+3”,即集中隔离10天,居家隔离观察4天(集中隔离不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3天。
在此之前,浙江、甘肃、江西等省份也密集调整省际防疫政策。
多地放宽对沪政策,长三角人流逐渐恢复
随着上海疫情的控制,最近很多地区特别放宽了对上海人的限制,特别是上海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调整了来(回)沪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人员往来也逐渐恢复。
比如,6月19日,毗邻上海的苏州昆山发布了关于沪昆通勤的疫情防控政策,宣布从20日起对在昆山有固定住所或工作单位的人群有序开放沪昆通勤。
对居住在上海苏州非中高风险区的人群实施“7天随访健康监测”,而不是一刀切的“7+7”。
6月19日,浙江省防治办还更新了浙江省外返浙人员健康管理办法,上海返浙管理办法细化到街道。
近日,安徽也调整了对来自上海人员的防疫政策,对来自上海非中高风险地区的来(回)境人员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前期已集中的“双采双检”为阴性后,可解除隔离,转入7天日常健康监测。在日常健康监测中,分别在第1、3和7天进行核酸检测。
多地恢复跨省团队游和“机酒”业务
随着暑假的来临,很多人都在关心疫情稳定后能否跨省旅游。值得观察的是,6月以来,多地放开跨省团队游。
时隔4个月,6月21日起,湖北全面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跨省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湖北要求,要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认真做好旅游团队组织接待全过程疫情防控工作。所有旅游团队要按规定“一团一报”,上传电子合同。出发前,应将团队行程和人员信息上传至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
自6月19日起,宁夏还恢复了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跨省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宁夏明确,A级旅游景区要严格执行限流、预约、错峰要求,游客上限控制在不超过最大接待能力的75%,并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溯。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也下发了《关于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五个严禁”要求的通知》。这“五个严禁”包括:全省各类文化旅游场所不得索要省内游客核酸检测报告,不得拒绝接待来(回)川游客,不得限制各类文化旅游场所接待量,不得扩大“熔断”范围,不得擅自暂停文化旅游场所经营活动。
选稿: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