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闵行区有个新感染者轨迹涉及公厕。疫情下的公厕如何防控,既做好消毒保洁,又让大家感受到真正的“方便”?没有没有“码”的老人,如何打开“方便”之门?
纸质注册信息方便,有温度。
每天早上,家住闵行区浦锦街道的丁老伯都会去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锻炼身体。最近黄梅季节很热,他只好带了一大瓶水。锻炼完之后,他去江月路的公厕“方便”,这也是多年来的习惯。
丁老伯没带手机,忘了带下线码。他只带了身份证。公厕工作人员立即登记了他的个人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证号。测完体温,丁老伯顺利进了厕所。他上完厕所后,保洁员就来这个马桶座圈跟踪杀人。
丁老伯说,“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方便’。疫情发生后,我开始担心,就是怕扫码麻烦。但没想到这里的公厕也很贴心。如果能扫码,就不能在纸上登记然后测体温。都是一样的。”
像丁老伯这样不会扫码的老人在普金街有不少。岳麓路上的这个公厕周边既有街心花园,也有商业街。公厕负责人葛师傅说,“疫情发生前,每天约有500-600人前来‘方便’,现在只有200多人。我们门口有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扫码,还为不能扫码的人提供纸质登记服务。”
纸质的登记簿上,整洁、完整地记录着无法扫描的老人的信息。葛师傅和工作人员按照排班表轮流登记,每一栏都写得清清楚楚。“如果老人着急,我们会先给老人量体温,然后让老人先上厕所,再登记。有时候就算老人忘记带身份证,口头报个人信息,我们也能登记。”
在公厕这个人们解决“三急”的地方,温暖也在手写记录的名单上。现在上公厕确实多了一道手续,但对于没有智能手机又不会扫码的老人来说,就不存在“两难”的问题了。按照防疫要求,每一个登记使用公厕的人,都会被保洁员跟踪打死。
其实有时候附近商家的年轻人来公厕,有时候会忘记带手机。葛师傅说,“我们也给他们登记信息,不总是见人就来,然后让他们回去拿手机。如果我们有困难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方便’大家。”
智能公厕让消毒保洁更加精准。
如果从远处看江月路公厕,可能会误以为是休息站,因为公厕外墙上有绿植,给人一种休闲舒适的感觉。进入公厕后,没有异味,反而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这是附近居民心目中最美的公厕。除了外观整洁悦目,还配备了智能公厕系统。“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实行一厕一消毒,即一人使用后,保洁员会先消毒侧位,再清洗。”葛师傅说,公厕人流量大,一些老人也担心防疫问题。虽然这个工作量增加了,但是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可能很多人很好奇,公厕是怎么打扫卫生,互相残杀的?其实江月路公厕有一套智能公厕系统。只要有人进入马桶座圈,保洁员就能看出外面是哪个马桶座圈。
门把手、马桶座圈、洗手池...这些大家都能摸到的地方,我们会重点消毒。”葛师傅说:“只要人出来,我们就先杀了,再清洗。我们每两个小时就得把整个公共厕所都干掉。
如今,公厕的消毒保洁已经越来越频繁,但也不乏人性化的服务。葛师傅说,疫情防控以来,除了常规的便民服务箱,还免费提供口罩。葛师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平时锻炼身体或者出来做点什么的老人,很容易一眨眼就把口罩忘了。“进入公厕必须戴口罩。如果老人不戴口罩或者找不到,我们会免费提供一个,不影响老人正常进入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