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隔离期。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来了。
◎本报记者张家星
"大多数奥米克隆突变体可以在7天内被检测出来."6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立平表示,基于此,《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9版)》优化了疫情相关风险人员隔离控制的时限和方法。
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官网、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9版)》,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域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隔离时限缩短,方案调整是优化而不是放松。
王立平介绍,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和外来人员的控制时间由“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进行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集, 以及解除隔离前的双采样双检查”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秘密控制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检测核酸。
《第九版防治规划》是对防治措施的优化和调整。而不是放松防控,而是要求更高、更规范、更准确、更快捷的要求。”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新防控方案实施的关键是控制重点风险,落实到位,坚决取消取消,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版方案加密了高危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率,增加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新版方案还增加了药物监测要求,即当地疫情发生后,购买退热、镇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需要进行实名登记,便于督促吸毒人员及时进行检测。
同时,该方案还定义了不同场景下的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对于省会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和农村,分别规定了疫情发生后区域核酸检测的起止条件和相应的核酸检测策略。
谨防海外输入和传播,Omitkyunga的分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流行。
在国际上,新冠肺炎的主要流行毒株仍在演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研究员王文玲介绍,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6个奥米克隆毒株的亚科列为“监测中的关注毒株进化分支”。分析结果表明,Omikjonya的前三个分支分别是BA.5、BA.2和BA.4,其中BA.5的比例最近一直在快速上升。BA.4和BA.5已成为南非、葡萄牙、英国、以色列等国的主要流行毒株;最近,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和美国也出现了BA.4和BA.5感染的增加。一些专家预测,今年夏天,世界可能会面临BA.4或BA.5引起的新一轮流行。
初步结果表明,新冠肺炎奥米克隆突变株BA.4和BA.5的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强,防控难度将加大,我国进口压力增大。“我们应该高度警惕BA.4和BA.5从海外在奥米克隆的传播。最近在海外输入病例中发现了BA.4和BA.5,感染人数还在增加。”雷正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