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认为,医生和患者对仿制药的一些担忧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药物一致性评价并不完善。目前应该尽快做的是完善一致性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物等效性”的一致性评价上,要完善临床疗效的一致性评价。
医疗保险基金地区分布不均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我国医保基金长期存在收支压力,但短期内医保基金并不短缺。目前,包括征收和药品目录在内的多项改革,不是为了弥补当前医保基金的缺口,而是向管理要效益,通过优化药品目录结构,使支付更加有效和高效,实现医保药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镇近日发表题为《医疗保险基金地区差异与基金调剂的公平性研究——以职工医疗保险为例》的文章指出,就职工医疗保险而言,截至2020年,全国累计基金结余25432.5亿元,以当年基金支出计算,最多可支付23.7个月。但从资金分布来看,这些结余主要集中在少数省级单位。前五名省级单位(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累计基金结余占全国总结余的48.3%。人均基金收入最高的省级单位是最低的3.02倍以上,人均基金支出最高的省级单位是最低的2.57倍。
王镇认为,医疗保险基金的地区差距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原则。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对冲市场运行结果、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缩小地区差距是社会保险的重要功能之一。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明来表示,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在短期内拉平医保待遇差距是不现实的。推进全国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统一,是当前实现区域医疗保险公平的重要举措。
朱明来表示,取消地方医保目录,对不同统筹地区的医保基金影响不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获得这些额外的医保待遇,会减缓医保基金的支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统一目录后医保待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还需要进一步测算,还要考虑当地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
张晓表示,清理地方目录,实现全国医保覆盖范围的统一,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正朝着规范统一的医保制度方向发展,以更好地保障医保制度的公平性。
近日,国家医保局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2022年底前统一所有统筹地区的制度框架,40%的统筹地区要严格按照《实施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要求,完成清单外政策清理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统筹资金和效益衔接,推进功能整合。推动全国医保药品范围基本统一。
选稿:孙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