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切实便利群众出行。
对此,上海正积极推进落实。不少市民注意到,最近上海“随申办”已经上线了“长三角核酸查询”功能,同时苏浙皖三省也在逐步实现与上海的核酸检测结果互查,从而进一步推进互认工作。据了解,下一步上海还将努力扩大核酸结果互查的范围,让离沪、来沪人员的核酸信息核验更加方便。
从外地回上海,凭外地做的72小时内核酸,是不是也能进商场、坐地铁?是不是今后去外地时,上海做的核酸都能查到、都可以承认了?许多上海市民对此都十分关心。
从技术层面承认长三角区域的核酸报告
现在,在“随申办”的“长三角核酸查询”功能中,用户可以查询近14天内在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核酸检测数据记录。不仅如此,当用户开通关联功能后,还可以在“随申码”展码页和“场所码”“数字哨兵”扫码核验时,关联展示在长三角区域的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结果。
用户可以在“随申办”移动端“长三角核酸查询”服务页面,或“随申办”APP端“长三角无感漫游”服务页面宣传栏和“医疗卫生”栏目中,增加“‘随申码’核酸信息关联”功能。
这意味着,在苏浙皖三省的核酸检测结果,也可以被纳入“随申码”页面下方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时间的统计当中。“在‘随申办’中,这三省的核酸检测结果和上海的核酸检测结果实际上已经具备同等的效力了。在需要扫‘场所码’‘数字哨兵’的场合,不需要再另外出示核酸检测结果来通过查验。”有专家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不仅是在制度层面,更是在技术层面,上海“随申办”已经承认了苏浙皖三省的核酸检测结果,这在全国各省的政务服务平台中,属于较为领先的。
“核酸报告的异地互认,除了在入城时对其有效性的承认,其实还包含对其时效性的承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表示,目前许多地方尽管已经承认外来人员的异地核酸结果,但依然要求他们随后进行“3天2检”才能正常流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信任,‘随申办’把外省核酸结果也算进统计时间,才是真正实现了互认。”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介绍,目前在“长三角核酸查询”中查到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是实时的。但由于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关联后纳入“随申码”页面下方进行展示的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结果,还没有实现实时显示,一般需要在检测次日才能显示。今后将会根据市民需要,进一步提高各地数据交换的频次。
同时,下一步上海也将与其他省市探索合作,争取实现与更多省市之间的核酸结果互查互通。此外,上海市12345工作人员确认,如从无疫情发生地进入上海,出入各类公共场所,外地的核酸阴性证明也同样有效。
逾三分之二省份已开通异地核酸报告查询
目前,苏浙皖三省及各地市的健康码或政务服务App中,已陆续上线长三角核酸结果查询功能,如江苏的“苏康码”和安徽的“安康码”都已上线“长三角核酸查询”功能,用户同样可以查询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近14天内的核酸检测结果。
“安康码”长三角核酸查询栏目已可查询上海的核酸检测报告。
除此之外,上海的核酸检测结果还可以在其他省查到吗?目前哪些省份的健康码平台可以查询外省市的核酸结果?记者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等渠道进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或健康码平台,逐一进行查询后发现,目前已有逾三分之二的省份已经开辟了异地核酸查询的渠道。
经过查询发现,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苏、福建、湖北、海南、甘肃、新疆等地的健康码平台已经开设了全国核酸检测结果查询的栏目,天津则直接跳转至国务院客户端的全国核酸查询栏目,江西、贵州、宁夏、云南和西藏的健康码平台尽管没有开辟全国核酸查询栏目,但查询页面也显示数据来源为国家卫健委。
部分省市的核酸查询页面,已经提供了全国核酸查询的功能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