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随申办”可显示长三角核酸报告了,其他地方能查上海的报告吗?我们去试了试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2-08-05 报告   核酸   试了   上海   其他地方
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近我一直都在外地出差,很多地方的平台里都能查到全国的核酸报告。”市民柳楠最近接连去了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他发现,自己在各地的检测记录都能很方便地查到,“不管是当地的健康码里,还是在国务院客户端里,基本上第一天晚上做的第二天就会显示出来,跨省也能查到,一点也不影响出行。”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记者在上述省份的健康码平台注册后,几乎都没有查到自己近期在上海进行核酸检测的记录,仅在江苏省和安徽省的“长三角核酸查询”栏目中查到了自己近14天的核酸检测结果。同时,记者在国务院客户端和国家平台健康码,也没有查询到自己的核酸检测记录。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有些地方做的核酸检测可以在国务院客户端和其他平台中查到,在上海做的就查不到?“上海的暂时查不到,是因为现在大筛的数据没有上传,这一点在国务院客户端里已经提示了。”一名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这些信息并未上传至国家平台,因此各省平台也无法调用到。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客户端的核酸检测结果查询平台确实有这样的提示:该服务由国家卫健委提供,数据范围不包括各地大规模核酸筛查结果,请根据当地通知选择渠道进行查询。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广东省的“粤康码”中已经开通了湖南省核酸检测结果的查询功能,重庆的健康码平台中提供了 “市外核酸”栏目。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等地的健康码中仅可查询本省的核酸检测结果,青海的健康码平台则未显示其核酸检测结果的数据来源及可查询范围。山东省的健康码核酸查询功能中显示:已接入济南市区域核酸检测采样信息,济南市其他渠道(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等)以及其他地方的信息正在陆续接入中。
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技术支持之外,更应将政策落实到位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之外,市民们更加关心,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在外地到底能不能被承认?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市民黄啸最近先后去了苏州和昆明。他介绍,自己持有上海的核酸检测报告在苏州并未遭遇任何不便,他在高铁站出站时、入住酒店时,查验人员都认可上海的核酸检测报告。去了云南后,尽管在当地也做了核酸检测,但他在昆明长水机场和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发现,持有有效期内的外省市核酸检测报告,查验人员也都认可。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也并非所有上海市民的出行之路都畅通无阻。最近多位市民反映,自己前往杭州时就曾在持有上海核酸检测报告的情况下,被当地防疫工作人员要求重新进行核酸检测。“一开始我的健康码变成了黄码,直到我在杭州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才变成绿码。”市民何先生说,“为什么已经可以互查了,上海的核酸报告在杭州还不认呢?有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是因为之前有持阴性报告来杭州之后转阳的。”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些地方还没互认,可能是因为疫情防控的压力大,担心万一出现风险。同时也说明,他们对外地的核酸检测结果不信任。”郑磊指出,从技术层面开放各省的核酸查询固然是一项有益举措,但更关键的还是要从政策上真正落实到位。他指出,前两年发生过健康码各地不互认的情况,但健康码是各地政府基于不同的数据生成的,“有些可能包含了几十项数据,有些只参考了几项,所以标准不一,但核酸报告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的检测方式、技术都是完全标准化的,为什么不能互认呢?”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不少人建议,能不能干脆就使用一个全国统一的平台来查核酸报告,比如国务院客户端?对此,郑磊认为,使用一个全国统一的平台来查询核酸检测报告,不仅从可操作性上远远强于各省“点对点”交换数据,而且更有利于推进全国范围的核酸报告互认。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是各省之间交换,技术对接成本较高,安全风险也比较大,而且我们每到一个地方还是要重新登记注册当地的健康码,既繁琐又有信息泄露的风险。”他表示,如果各省统一将检测数据上传给国家平台展示,不仅结果更加权威可信,群众使用起来也更加放心、便捷,更减轻了财政负担。“不过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各地在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互认的政策要求,不搞‘层层加码’。”JFB拜客生活常识网

选稿:单冉

相关阅读:

  • “硫磺”、“海盐”也能护肤?洗护老字号正在“变身”新
  • 核酸检测需要现场拿到报告吗
  • 我需要注册才能拿到核酸检测报告吗
  • 做核酸检测结果需要带医保卡吗
  • 核酸检测报告可以重复打印吗
  • 核酸检测报告可以在其他医院打印吗
  • 核酸检测报告可以多地区使用吗
  • 核酸检测报告可以晚几天去医院拿吗
  • 核酸检测报告一定要早上八点拿吗
  • 核酸检测报告一定要在自助机上打印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