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党建网) 3月24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出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号召全市党员带头亮明党员身份、落实社区报到要求,与基层干部群众并肩抗疫。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尽锐出战,截至5月15日,已有73.4万名党员通过“先锋上海”小程序社区报到模块注册报到。党员志愿者在抗疫一线亮身份、见行动,广泛参与小区封控、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垃圾清运、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许多党员志愿者,用简单、朴实的话语记录下抗击疫情的点滴,留下了来自一线的最真感受与感动。
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与组织人事报联合推出“‘我的名字叫共产党员’——抗疫先锋日记”专栏,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疫”线党员志愿者的心声。
陈兵,是中国宝武办公室的一名党员,也是一位来自武汉的“新上海人”。2020年5月,因为工作调动,他从历经磨难的武汉来到上海,武汉、上海这两次“战疫”都让他赶上了,所以对他来说,抗“疫”显得更加特殊一些,体会也更深一些。
当时武汉疫情,他有亲属、同事、朋友感染了新冠病毒,甚至还有一位退休的同事没能挺过来。在他的印象中,疫情之初真的很可怕,因为一开始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震惊、不敢相信、惶恐,直到后来看到人民军队、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举全国之力保卫大武汉,他们才慢慢感觉有救了,不怕了。在他看来,上海这波疫情的特点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主要是病毒传播速度太快而且更隐蔽,上海人口又多,经济体量又大,这种“瓷器店里捉老鼠”两者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策略让管控变得更难。对于武汉和上海这两次抗疫,他最突出的感受就是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了生命,也为了稳住经济大盘,并且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他说,有机会能在上海抗疫中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是感恩报恩,也是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陈兵于2022年4月17日增补加入中国宝武抗疫志愿者突击队。在此之前,他在社区做志愿者工作,发抗原、做核酸、分发物资等,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转运装卸生活物资、参与方舱建设等。加入突击队的当天晚上,他就和另一位同事到转运组报到,主要工作就是去各市级、区级方舱以及医院将转阴人员送回住地。
陈兵去过的方舱比较多,市级方舱有国家会展中心方舱、世博方舱、新国博方舱、花博方舱、长兴岛方舱、临港方舱等,区级方舱有邮轮码头方舱、眉浦路方舱、富长路方舱,医院有长兴医院和仁济医院。刚开始转运组志愿者比较少,有时候一天要跑两趟,一趟任务4-6小时,跑两趟一般要10小时左右,最早的6:45就要穿好“大白”出发,最晚的19:00出任务,回到隔离酒店都晚上12点多了。出任务期间不能喝水,沟通协调的事情又很多,经常是口干舌燥、衣服湿透。他说,每天最舒服的时刻是在消杀点消杀后,等转泊车送他们回酒店的时候,吹着微风,舒服极了。
一次难忘的夜战经历。陈兵刚到转运组第三天,第一趟任务回来不久,18:00左右又接到出任务的通知,19:00到邮轮码头方舱接人。信息组的同事已初步整理好名单、安排好车辆,这趟共有7辆车。他们赶到现场拿到名单后,一波人马上与方舱联系出仓事宜,另一波人分配人员和路线、联系司机,等安排差不多了,天也快黑了。由于队员之间还不熟悉,现场还有司机、方舱工作人员等等,并且穿上“大白”都一个样,再加上停车场光线暗,出仓人员找车也不好找,开了灯看不见车牌,不开灯一片漆黑,一旦分散了再去找到自己人就很难了,交流基本靠吼。正在混乱的时候,有人站了出来指挥协调,定车定人,加强接引,分工协作,秩序很快就好了。虽然那天忙到很晚,但是陈兵却感觉收获很多,团队成员快速熟悉了彼此,也找到了快速建立团队、融入团队、开展工作的方法—在关键时刻,有人主动站出来带领团队前进非常重要。
一位帮别人点亮前路的人。陈兵在转运任务中遇到一位热心的大姐,从她与大家的交流中,得知之前做过生意,跑过物流,社会经验丰富,上车后没几句话就和旁边的人熟络起来。那时由于陈兵出任务不久,对当地的路线还不熟,那位热心的大姐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