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颗种植牙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种植牙价格昂贵,一直是困扰群众的民生痛点。在具有庞大需求的种植牙市场,定价自由度大、信息不对等、分解收费、虚假宣传等,让种植牙成为当今“看病贵”的重灾区。8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可以说,这是国家开始整治种植牙市场乱象的信号,也是医疗服务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为此,本报通过调查、梳理近年来种植牙领域存在的行业问题、公众关心的诸多话题,采访行业从业者和相关专家,呈现种植牙市场的种种现状,以期市场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知道种牙贵,但没想到那么贵,两颗牙花了快5万元。”来自上海的袁女士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因为自己左上方两颗牙齿出现问题,今年2月她来到一家口腔诊所,经检查确认牙根无法修复,医生建议她选择种植牙手术。在医院收费标准上,袁女士看到种植一颗牙最便宜的也要1万元。思考再三后,袁女士选择了瑞士ITI种植体,每颗牙需1.2万元。
“医生介绍,这款种植体在硬度、耐腐蚀性上更好,如果选择便宜的种植牙,过段时间后种植体可能会坏掉或者脱落,到时候又要花钱和遭罪。”最终,算上植骨费用等,袁女士的两颗种植牙花了4.8万元。
牙科疾病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种植牙费用昂贵是困扰广大民众的一个共性问题。这个民生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8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国家开始整治种植牙市场“看病贵”及相关乱象的信号。
《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引起公众热议,有网友评论称“期待种植牙大幅降价”。
种植牙价格究竟为何普遍昂贵?为何有的口腔诊所种植牙报价仅几百元一颗,背后差价缘何而来?未来会不会迎来“断崖式”降价?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缺牙严重种牙需求火热
价格差异体现在多方面
种植牙高昂的费用和较高的时间成本成为很多患者的心病。“没想到种植牙市场这么火爆,在北京种个牙,花了我一年多时间才搞定。”在北京工作的王瑞告诉记者。
去年3月,王瑞发现自己牙龈上长了个包,去口腔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将坏牙拔掉后的半年内做种植手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拔完牙后,王瑞选择比较知名的公立医院进行种植手术,结果他花了快4个月才预约上。
虽然预约上了,王瑞得知他挂的专家号种植手术要等8个月以上,于是转号给了其他医生。在抽血、拍片做了常规检查后,王瑞经历了6个月的漫长等待,才排上手术号。因为拔掉的牙下面的骨头空了,清创、植入骨粉等又花了5个月时间。今年7月,王瑞终于做了种植手术。
“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各种费用加起来一颗牙要两万元,请了十几次假,预约了四五家医院,耗在上面的精力无法计量,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牙齿。”王瑞说。
王瑞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现象。近日,记者咨询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家口腔医院和医疗机构,其中有些医院表示材料没有了,近期无法做种植手术,有的则说种植牙的人太多,需要排队预约。
种植牙手术火爆,源于缺牙问题严重。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缺牙率大约为25%;在中年人群中,缺牙率大约为36%;在老年人群体中,86%存在牙缺失。
有着十余年种植牙经验的北京某私立口腔医院医生王琳(化名)向记者介绍,种植牙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种植牙包括下部的种植体和上部的修复体两部分。种植牙一般需要进行两期手术,一期手术是在局部麻醉消毒后,将缺失牙部位的软组织切开,在牙槽骨上定位、打孔,植入种植体,使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骨性结合,然后等待软组织愈合,这一过程大概需要3至5个月。二期手术是在种植体上用愈合基台替代螺丝帽,使愈合基台暴露在口腔内,然后在愈合基台上安装修复体,即牙冠。
从不同医疗机构报价来看,种植一颗牙的价格区间很大,目前市场上种植牙的手术报价在8000元至22000元/颗,这个价格包括材料费和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