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奥密克戎的硬仗已经打响!元旦小长假,上海各大医院守卫急诊
2023年的元旦小长假很不一样——和奥密克戎之间的硬仗已经打响,沪上各大医院急诊告急! 新年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区急诊就诊人次再创新高,达1916人次;此外,发热门诊287人次,120救护车192辆,留观299名患者。“需要吸氧、进一步治疗的,一时回不了家的,都留在了急诊。”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庄旭忧心忡忡,“重症病人在增加。”2022年12月至今,随着新冠感染者持续飙升,
申城的三级医疗体系迎来史无前例的“正面决战”,急诊成为迎战的第一道生死防线。面对每天上千的急诊就诊量以及由此带来的大批抢救、留观患者,医院不仅迎来“最艰难时刻”,更开始了“最难排兵布阵”。更严峻的是,急诊一线医务人员发现,
重症病例在增多,更大的挑战正扑面而来……01急诊太难了,连诊室走廊都“塞”了病人“这里连一只脚都快放不下了”。在上海各大医院急诊,这不是夸张,是现实。 在仁济医院,每天东、南两大院区急诊量加起来达到3300多人次,要接收240辆左右的120救护车,最高峰一天达269辆!“仁济东院区急诊内科诊位不断增加,从4个增加到7个,但病人还是太多了,仍然需要排队等候较长时间。”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庄旭几乎住在了医院,白天连黑夜地协调急诊增援、病人分流。
“最崩溃的时候是,我们急诊30多人,只剩4、5人没‘阳’,近90%的感染率!当时,全院人员感染率也达到70%,大量同事带‘阳’上岗。”这其中也包括庄旭自己,“阳”后第六天,他就跑去发热门诊。“那天,我真的排不出7个诊室了,来支援的科室也都很难,有同事又要跑病房,又要支援发热门诊。”庄旭说,近来,虽然医护“阳康”后已陆续返岗,但急诊量还在持续往上跑。跨年之际的仁济医院,加急辟出急诊第二诊区。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时下的处境和仁济医院类似:
由于病人太多,候诊时间普遍在4、5个小时。“一名急诊医生早晨7点半开诊,病人可能是前一天零点前挂的号——隔夜了!有的病人熬不住,回去睡了一觉早上再来看。病人苦,医护也苦,新病人还源源不断。”庄旭还目睹着留观患者的平均年龄每天在往上跑。
73岁、75岁、77岁……90多岁的老人很多,还有百岁老人。他们中,有严重肺部炎症的,有肌酐飙到900多(正常人111)的,肾功能已经不全了。在医院,连诊室的走廊,都“塞”了病人。有一位医生说,已经“忘了急诊地板原来的颜色”。有限的空间,给急诊医生带来另一重考验。
“急救抢救是需要物理空间的。通道拥堵,下脚的地方都少得可怜。”干了20多年急诊的仁济医院急诊医生熊剑飞心疼同事,也心疼患者。另一头,由120转运来的病人,每天还在增加。本着“先救命、再治病”的抢救原则,熊剑飞一个8小时班头下来,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决战”已半个月,他希望,“拐点早日到来”。
02重症患者在增多,救治和护理更棘手看着逐渐被“塞满”的急救大厅、急诊过道、临时征用的输液室,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查晓丽步履匆匆,安排好手里的患者后,她快速扫视了一下全场,楼梯过道口、药房门口、挂号处门口、大门背风处、化验报告机旁……她在脑海中快速推演,
如何能在人海中再寻点缝隙,再加一个床铺。“不知道下一辆救护车何时来,我提早安排好,患者就能少等一会儿。”查晓丽声音嘶哑,战“疫”三年来,她多次接触、救治过新冠患者,却从未承受过这样的重压。有一次当值夜班,43辆救护车一辆接一辆驶入院区,彼时,急诊观察室已有百余病患,普通急诊患者尚有上百位等待叫号,“当时真觉得这活没法干下去了。”怎么办?只能咬牙坚持,因为还有患者在等着,要治疗!这几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急诊接诊量也屡创新高,日均接诊2000多人次。过去井然有序的急诊大厅,如今已摆满担架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