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楼18户居民,子女孝顺老人长寿,多数老人活到了90岁以上
前天,听说婆婆家那栋楼有一个91岁的老人去世了,昨天回母亲家的路上,看到了楼下面有刚烧过的稻糠,说明已经“送行了”刚过世的老人。
我们这里人死了送行都会在路边烧稻糠,意思就是说此人在阳间“人间烟火”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他就要去天堂,这最后的“烟火”会给他引明路途,也以示纪念他在此地的最后时刻,让他“一路走好”。
在过去,能活到90岁为上寿。自古人活70古来稀,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医疗条件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远不止70岁了。
古人80、90岁称之为耄耋之年,是几辈子积福积寿才会有这样的寿限。
耄耋,《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尔雅·释言》“八十为耋。”,《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耋。”。从记载看,应70为低、80为中、90为上耄耋之年,故80、90岁才称之为耄耋之年,泛指老人有福而高寿。
过去,家中有如此高寿的人,是家族中的荣耀,是一个人曾经几辈子修行而为。
我婆婆那栋楼,是上世纪80年代初盖的老房子,三层,18户,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而且这些老人都很长寿,活到90岁耄耋上寿的居多。现在有一对老夫妻已经95岁了,生活还基本上能自理。
这些长寿老人年轻时都过的是苦日子,生了至少3个以上的孩子,他们大多是工人,夫妻基本都有退休金,夫妻恩爱有加,每天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
在总结老人长寿特点的时候,大家发现,这18户,几乎家家的孩子都特别孝顺,没听说哪一家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女子闹矛盾。
在老人的养老问题上,他们都喜欢居家养老,由儿女们轮流排班照顾,多少年如一日,没有人有怨言。前面所叙几天前去世的91岁老人,曾经瘫痪在家卧床两年,儿女们照顾得细致入微,老人走得很安详。
这些长寿老人的共性是:
1、心态特别好,无论工资多少,从来都不与别人攀比。这栋楼的老人,虽然都是一个厂的工人,但工资待遇差距巨大,有人是建国前的每月1万多,有人就是普通工人每月4、5000左右,但是彼此的生活状态看似都一样,乐观随和。
2、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这些老人就是闲不住,身体不错的时候每天房前屋后种点东西,修理自行车,还有冬泳爱好者,喜欢垂钓等等,乐此不疲,生活充满情趣。
3、人生豁达,美德相传。这些老人对孩子从不溺爱,但很注重言传身教,他们对上一辈老人的关怀体谅、照顾孝顺,越老越慈悲为怀,让晚辈们看在眼里,孝顺父母延续成为自然。
4、勤俭持家成为传家宝。从三年自然灾害走过来的人,最大的美德就是厉行节约、过日子习惯于“未雨绸缪”。他们从不浪费一粒粮食,特别喜欢囤积时令蔬菜,白菜、萝卜、土豆等,把日子过到节约的极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