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少量力薄,取效的关键是大剂量应用。蜜炙黄芪易上火,生用无此弊端。黄芪集补气、升气、散气于一体,主要作用在于通阳运载。黄芪证为恶风明显、汗出、身重等,其药理作用为强心、降压利尿、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2、山萸肉是敛阴止汗之王,既可补肝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故为平补肝肾、收敛固涩之良药。凡肝肾不足,精气失藏,或滑脱不禁之证,皆可运用。张锡纯擅以重剂山茱萸治疗虚证、脱证、身痛肢痛,用量为30—120克。山茱萸核可令人遗精,山茱萸肉可治疗遗精,物理之妙,不可穷尽若此。

山茱萸
3、白术治疗脾虚便秘要生用、重用,打碎,稍加升麻,可提壶揭盖。此药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并有抗肝癌、改善肝功能和消退腹水等作用。
4、当归不归,娇妻改嫁。当归含有雌激素,除常用于治疗妇科病外,还多用于治疗脑病和肝病。临床上治疗虚便秘结,一般脾虚重用生白术,血虚重用全当归,兼热者加增液汤。
5、莪术开胃化食、解毒止痛、通瘀消胀,可代替二芽、山楂等治疗肝胃诸痛,莪术能抗血栓形成,改变血液粘稠度,多用于治疗肝炎、溃疡、癌症等。莪术、黄芪、当归、蜈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良效。
6、阿魏是伞形科植物的树脂,有大蒜样二硫化物气味,体性极臭,能泻浊气而除臭。该药能理气、疏肝、通瘀,善治消化性、难治性腹胀。虚性胀满痞塞者,不宜用。
7、苍术重用可治疗脾虚腹泻,如肠中虚寒、水气过盛而致腹泻,用附子理中汤加重炒苍术、煅牡蛎有良效。苍术含有大量维生素,也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和口腔溃疡。
8、仙鹤草不凉而性平柔和,具有止血、凉血、强壮、消肿、止泻等作用。它被称为中药中的小激素,可代替党参、太子参及部分人参的作用。该药还常用于治疗梅尼埃病、外阴瘙痒、盗汗、癌症等。
9、赤石脂又叫桃花石、高岭土,治腹痛下利脓血、腹冷喜温、舌淡脉迟者相宜。该药甘温重坠入下焦血分,其质细腻,分子颗粒有吸附作用,能吸收肠道有毒物质,保护胃肠粘膜,止胃肠出血,现用于急慢性结肠炎、红白痢疾、虚寒腹痛、腹泻等。主要作用记住两点:一是止泻,二是制酸。
10、治疗反酸烧心,临床常用左金丸、乌贝散、煅瓦楞等,其实败酱草也是一味上好的制酸药,其不但能制酸,而且能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只要脾胃没有虚寒表现,可用至30克。
11、九为数之极,九香为极香、最香之意。九香虫以贵州所产为道地药材,该药善理气止痛、温中助阳,性走窜,能温通利膈而行气止痛,远胜于一般草药。现代认为,对脾胃虚寒、肝气郁滞所致的胃脘疼痛、胸胁胀满、气滞腹痛、痛经、宫寒不孕等病证有捷效。

12、麻黄治疗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良效,但伴有虚证的心脏病,就要慎用或禁用。麻黄不但能通痹止痛,还能疏肝理气散结、兴阳补肾固尿等。麻黄配伍伸筋草治疗神经经脉疾病;麻黄配伍石菖蒲既能助肺通调下达,又能助肺宣发疏散,使肺升降得宜,癃者得通,不约者得闭。
13、白芍止痛,主要针对平滑肌痉挛疼痛,对神经性疼痛不明显。大剂量白芍能利尿、止血。对泌尿系统结石,白芍用量达到20—50克,配伍利湿通淋药,确有促进结石排出的功效。
14、红藤除治疗妇科疾病外,也用于外科的肠痈、肠粘连、肠激惹以及无名少腹疼痛,凡是以少腹为主的疼痛不适、鼓形包块,都可重用红藤,疗效显著。记住两点:一主腹内痈滞,一主经络血痹。
15、细辛重用宜先煎,治疗脉管炎、风湿痹证用量至30—60克,通阳驱寒作用特别显著,非此不行。用细辛除了要掌握逐步递增和先下久煎外,还要注意“四个不”:不口渴、不舌红、不苔黄、不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