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路边最常见到一种草,它的名字就叫做茵陈。这种植物很神奇,人们甚至为它编了一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这句顺口溜就总结了它的神奇之处。

茵陈蒿
茵陈在很多地方又被叫做蒿子,或者茵陈蒿,它既是一种药材,也算是一种野菜。三月的时候茵陈可以入药,四月的时候可以当野菜,5月6月以后,它就老了,等到秋天它就只剩下光脱脱的秸秆了,在一些山区农村,人们还利用这种秸秆制作花灯,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地方,所以茵陈算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草了。
在我们皖西大别山区很早人们就学会了用茵陈制作美食的方法,并且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我们皖西大别山区的农村人都会制作这道美食,它的名字就是——蒿子粑粑。
在我们农村,三月三是个特殊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人们总会早早结束手里的农活,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里,晚上没有特殊的事情也不会出门,甚至睡觉的时候还要把鞋头朝着床摆放,当然了这一天还要吃一种特殊的美食——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做法非常简单,白天的时候,去田埂上、小溪边或者河边,去采集茵陈秸秆上刚长出来的嫩芽,然后带回家中细心的去除老叶和各种杂质。

整理蒿子
接下来就是用水清洗,清洗干净以后把茵陈捣碎,挤出里面的汁水(墨绿色的汁水不能太多,太多了很多人不习惯这个味道)备用。
做蒿子粑粑用到的食材并不多,主要是咸肉丁和米面,这几样在农村都是最常见的食材了。咸肉切成丁炒熟了备用。
紧接着就可以烫面了,米面用开水烫熟,水不能太多,米面能够捏成团即可,然后加上捣碎的茵陈和炒熟的肉丁一起搅拌,这样制作蒿子粑粑的面糊就完成了。
最后就是用手取一小团面糊放在手里团成球,然后贴在锅边轻轻的按压成圆形,整个大铁锅贴满蒿子粑粑就可以在锅底放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蒸熟了。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具的颜色看起来是绿绿的,那是因为里面有茵陈的汁水所导致的,而且闻起来有种艾草的香味(茵陈的香味),特别舒服,刚出锅的蒿子粑粑要趁热吃,甚至可以当做主食吃。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我们大别山里很多人家都会做蒿子粑粑,因为很多人特别喜欢这道美食,以至于很多农村人每次采摘很多茵陈捣碎了挤干水分放在冰箱里保存,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吃,如今蒿子粑粑也已经成为了大别山里的一道特色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