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我院介入科在介入手术室B超引导下开展首例中等长度导管植入术,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继2012年贵州省内首次开展PORT后,又一静脉通路相关新技术,填补了我院中等长度导管穿刺术的空白。
介入科为满足各类患者需求,现有各种静脉通路全覆盖,拥有中期(cvc中等长度导管),长期(输液港)精湛植入技术与规范护理经验。中等长度导管适用于大量输液或多种高渗透压的药物(化疗药物除外)且持续输液治疗1-4周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静脉通路选择,这对提升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推进新技术,新理念,新规范有着重大的意义。
由于介入科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外周血管条件差,日需输注多种等渗性、高渗性、刺激性较大的液体,发生并发症风险被无限放大,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的开展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了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经济、便捷、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方式,同时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性及高效的护理工作效率。
中长导管定义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又叫中线导管(Midline),导管长度20~30cm,从时窝外上下两横指常规穿刺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可到达锁骨下静脉。
中长导管适应症
1)静脉补液接受大量输液或多种药物静脉治疗者等;
2)癌疼药物和一些抗生素的静脉给药;
3)短期输入高渗透压的药物,如脂肪乳剂完全胃肠外营养(TPN)、脱水药物等;
4)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短期接受输液治疗者,如危重、衰竭患者。
中长导管优越性:
1)病人活动方便不影响基本的日常生活;
2)保护外周静脉防止药物导致的血管损伤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
3)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并发症少创伤小感染机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