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天。
在普通人看来,三伏天酷热难耐,但在中医专家眼中,夏季最热的三伏天是治疗冬天好发慢性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
那么中医是如何利用三伏天防病治病的呢?如何规范做好“冬病夏治”呢?

三伏至,带你了解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来源于中医《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后来发展为中医养生治病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反季节的中医的自然疗法。
冬病难治夏来养,这些你应该知道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符合人体生命周期节律性相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为什么要选在三伏冬病夏治?
在医疗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治病通常会借助大自然的力量,选择热天阳气旺盛之时,借天之阳气补充人体之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在夏天最热的三伏天可以补足体内阳气,这样冬天就不容易发病。
并且中医学认为,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所谓:“冬为阴,夏为阳”,尤其夏季最热的三伏天,阳气是处于最旺盛的状态,藏在体内的积寒,是最容易被赶出来的,在此时如果采取冬病夏治,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的阳气,让身体内补足阳气,将身体中的寒气驱走,使得冬天不容易发病。

抗复发穴位疗法——调治“咳喘”的秘密法宝
对于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而言,一到冬天,咳、痰、喘的症状就开始加重,并且反反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所以趁三伏天的来临,可以采取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将一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明显加重和复发的慢性呼吸疾病。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慢阻肺、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尘肺病等,在夏天治疗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通常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理疗、按摩、中药调理、食疗等治疗方法。
五大优势:益气温阳、散寒通络、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秋冬咳嗽抗复发。
三伏治疗时间
伏前解毒:5.5日-7.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