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成华警方公布了坠楼学生死前的监控录像,成都49中的话题热度依旧很高,甚至一度霸屏。

热搜前五,成都49中独占两席
有人表示质疑,有人扼腕长叹,事件中的成华区警方、49中校长到老师甚至门卫更是被 骂疯了,而我要说:关于这起案件的处理结果,从法律的角度看,有关部门没有刻意隐瞒真相,甚至做得非常规范化,但依旧该骂。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舆论发酵的起因:5月10日凌晨,死者小林的母亲在微博发帖,孩子坠亡的消息迅速引发关注。

其中,尤其是“成都”“简单告知”“警告”“没有任何正面回答”这些词,很难让人不多想
然而,结果没什么问题不代表过程就一定没问题,整起案件中最容易让人误解的有三点:
- 学校在小林坠亡后时隔两个小时后通知家长;
- 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
- 没有拍到案发全过程的监控录像,警方经现场勘查后排除刑事犯罪可能;
- 救护车究竟把小林的遗体拉去了哪里。
那么,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话来分析一下整起案件的过程。
一、救护车是否存在晚到情形?
警方公布的监控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都证实了,并未耽误出警与急救。

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时间,与急诊科回应的出诊时间一致
18时49分小林坠亡,7分钟后约18时56分,食堂员工发现后依次拨打120与110,医院接到出诊指令后19时6分,也就是10分钟后就到达了现场。
为了确保结论正确,笔者专门在18点后下班高峰时间查了地图:

可以看到,正常的行车时间约为12分钟
也就是说,救护车到达现场的速度正常。
《刑事诉讼法》第55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由于电子证据与急诊的证词、书证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因此这点应该不存在什么疑惑。
二、救护车是否有权把小林的遗体直接拉去殡仪馆旁边的法医室?
似乎很是荒谬,但这个说法确实比较靠谱,至少符合实际。
正如《法医秦明》小说中所说,由于我们国家基层司法力量相对薄弱,基层法医更是人数少、条件差、任务重,通常情况下,为方便搬运,法医学尸体解剖室确实会依托所辖地殡仪馆建设,利用殡仪馆的冷冻柜存放尸体。
当然,也有条件好的地方会设有独立的法医中心,但无论如何,法医虽名为医,实际在侦查过程中却是隶属于公安管辖的,在人已死的情况下,医院无权对法医下达指令。因此,公安确实没有必要拉着一个已经确定死亡的人,去一个不属于自己治下的场所解剖。
此外,公安、检察院的法医解剖尸体,并不需要经家属同意。
《刑事诉讼法》第131条: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