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用药,用法用量有讲究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10 幽门   甲硝唑   阿莫西林   螺杆   氧氟沙星   质子   抑制剂   胃酸   呋喃   霉素   剂量   复杂性   用量   浓度   讲究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类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细菌,为革兰阴性微需氧菌,有鞭毛,可以穿过粘液层吸附并定植在胃粘膜细胞表面,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内源性和特异性尿酸酶,可将尿素分解为NH3和二氧化碳 ,NH3可保护幽门螺杆菌免受酸性胃液的破坏。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其释放的毒素可引起胃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其菌体胞壁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不仅可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恶性肿瘤等,还与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病等胃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相关指南推荐采用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菌药物的四联方案,疗程10-14天。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中的给药频率和剂量与治疗其他适应症的用药方式有所不同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 质子泵抑制剂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各种拉唑类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拉唑类药物在四联方案中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保护抗菌药物免受胃酸的破坏而导致的失效或效价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拉唑类药物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都是需要一天服用2次的,这与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他胃部疾病时,一天一次的给药频次是不一样的。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 铋剂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铋剂具有直接杀死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没有耐药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推荐的铋剂为枸橼酸铋钾,服用方法为每天2次,每次2片(含有220mg的铋) ,而枸橼酸铋钾作为胃粘膜保护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以及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疼,胃灼热和反酸时的常规服用方法为一天四次,一次1片(含有110mg的铋)。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 抗菌药物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六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其中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对幽门螺杆菌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最低,而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则属于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品种,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中至少要包括一种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品种才能保障根除治疗的成功,其中阿莫西林是首选的品种,四环素和呋喃唑酮因临床的不易获得性和不良反应较多的缺点,在实际临床上很少使用。阿莫西林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给药剂量和频次都是与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给药方案有所不同,常规的给药方式为0.5,一天给药三次,而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阿莫西林的单次剂量为1g,每日给药2次,左氧氟沙星因为耐药率高(耐药率达20-50%)的原因,一般不作为初次根除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品种,如果初次根除治疗失败,可作为补救治疗方案中的抗菌药物选择品种,或者当患者对阿莫西林过敏时,左氧氟沙星可与克拉霉素联合作为此类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替代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也就是说,其抗菌治疗的效果与其达到的最高的血药浓度有关,而与其与细菌接触的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因此这类药物一般都主张一日的总剂量一次给予,不同部位的感染,因致病菌的品种、耐药性、药物在感染组织的分布浓度不同,所采用的左氧氟沙星的剂量也不同,如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时,左氧氟沙星的给药方案一般为750mg,每日一次给药,而在治疗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时,左氧氟沙星的剂量通常为每日一次,每次500mg,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左氧氟沙星的剂量通常为每次500mg,一天一次,或每次200mg,每天2次。#健康科普排位赛##健康明星排位赛#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ZUh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四联疗法多久(幽门螺杆菌4一5年了能癌变吗)
  • 杆菌怎么治疗(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
  • 小朋友患幽门螺杆菌需要治疗吗?专家解答来了
  • 12岁娃长期便秘还口臭,原来是小小年纪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 据说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抗癌,生吃能行吗?告诉你实话,别乱吃
  • 薇娅丈夫公司违反广告法被罚19万:直播间宣称某饮料可抗
  • 慢性胃炎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 胃病怎么用药?用药都有哪些讲究?
  • 吃这种食物能治新冠、防癌、杀死幽门螺杆菌?不,它真的不
  • 慢性胃炎如何治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