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很多老人都有
牙齿松动和脱落的经历
不少人觉得
这是“自然规律”
事实果真如此吗?

“老掉牙”其实是因为TA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的疾病。在一般人看来,像牙周病这样的“小事”,大概和掉牙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如果牙周病没有及时治疗,支持牙齿稳固的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就会受到损害,无法紧密地包住牙齿,导致牙龈出血、溢脓,牙齿松动、移位,最终造成牙齿脱落。就好像高楼建在沙土地上,无法避免倒塌的结局。
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脱落的可能就不只是一颗牙了,常常是多颗甚至是全口牙齿。所以说,想避免“老掉牙”,一定要重视牙周病的防治。

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以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方面。
局部因素主要是牙菌斑和牙石堆积。牙菌斑是以生物膜的形式牢固黏附在牙面、牙间或者义齿修复体表面的细菌性群体。牙菌斑质地较软,无法通过简单的冲水或者漱口将它去掉,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牙石是由牙菌斑和其他污物经矿化而成的,它们会沉积在牙齿表面,质地较硬、呈黄白色或棕褐色。一般来说,很难通过刷牙将其“消灭”,只能在口腔医师的专业设备下才能去除牙石。牙石为牙菌斑的附着和细菌的滋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环境,并且会加速牙菌斑的形成以及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可导致牙龈出血、牙龈萎缩、口臭等问题,进一步向牙周病发展,甚至埋下“老掉牙”的隐患。
此外,创伤性咬合、偏爱咀嚼硬物、错误使用牙齿、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口呼吸等,都可导致牙齿过度磨耗或牙周损害,造成牙齿劈裂或脱落。
全身因素主要是内分泌失调、糖尿病、高血压、癫痫、血友病等全身性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进而引起或加重牙周病,增加“老掉牙”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