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抢救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牢记救命“三步骤”
第三步:AED到达现场,及时给予电除颤。


心肺复苏生存链。受访者供图
早期电除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超过80%的心脏骤停是发生了室颤,而室颤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就是心脏电除颤,能否早期使用AED完成心脏电除颤,是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目前推行的公众启动除颤,就是在心脏骤停发生率高、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并对公众进行心肺复苏(CPR)的培训,当发现有心脏骤停患者时,由现场第一目击者在急救人员到达前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受访者供图
AED最大特点是无需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力,只要根据录音指示,接通电源,按动放电按钮,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一般非医务人员在接受4小时学习演练都能完全掌握③。
具体的使用过程非常简单:
①开机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②贴好电极片。
③AED自动分析是否需要除颤,如需除颤AED自动充电。
④按下放电建,完成除颤。
在公众场所安置AED,提升公众急救意识,普及心肺复苏与AED知识和培训,是社会公共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同时,为了减少人们不敢救助,怕担责的顾虑,各级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施救人员进行法律保护。赵丽主任提到,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指出,救助人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随着制度的完善,急救意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提高,在遇到突发心脏猝死的关键时刻,敢于出手援助,避免意外发生。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