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者福音!我国首个原研乙肝药:艾米替诺福韦上市,效果怎样?
36岁的王先生是一位公司职员,患有乙肝多年,不过他一直在积极地进行治疗。最近王先生来到医院复诊,他见到我就连忙问道:“医生,我听说咱们国家研发的治疗乙肝的药现在已经上市了。您有听说过吗?效果怎么样呀?”
听到王先生这么一问,我想很多乙肝的病友们和家属们应该也都听说了这个消息。那么,艾米替诺福韦作为我国首个原研的乙肝药,效果究竟怎样呢?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什么是乙肝?
乙肝,又被叫做乙型病毒性肝炎,它的罪魁祸首就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隶属”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组,也是一种DNA病毒。它的外表是非常“小巧玲珑”的球形,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只有42nm。每个病毒分为外膜和内核两个组成部分:
▶外膜:乙型肝炎病毒的外膜由膜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外膜大约有7nm的厚度,也就是被我们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部分。它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澳抗”,因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最早是在澳大利亚被发现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属于一种典型标志,如果在血清中检测出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那么就可以说明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内核: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部分直径大约有28nm,病毒的DNA基因就藏在里面。除此之外,还存在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病毒的繁殖:在入侵人体后会寄生在肝细胞中。并且乙型肝炎病毒会在肝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形成它的内核。然后,在肝细胞的细胞浆中合成外膜。最后,会通过出芽的方式被释放出肝细胞。(这里的出芽指的是病毒在从寄生细胞中分离出来时,存在套膜的病毒会在寄生细胞的细胞膜系统的特定部位,将病毒的核衣壳包裹住。这样一来,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就会变得像发芽一样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