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得了脑瘤,你没看我的脸歪着,做了手术后左边脸长成这样了。”李学根介绍,自己曾因病动过手术,这也让母亲十分心疼,所以平时经常说不愿给他添麻烦。大哥在东北,身体也不是很好,没法来照顾她,母亲也很理解。姐姐、妹妹都嫁出去了,不方便天天照顾她,母亲也十分理解。如今,哥哥远在外地,弟弟早就没有了,只有自己能每天照顾着母亲,让母亲感觉给儿子增添了麻烦,所以十分心疼自己的儿子。
“一天吃三顿饭,不管她吃多少,这个套路咱得有啊。早上饭一般是七点左右,主要喝小米稀饭,吃鸡蛋,有时也吃饼干。午饭两三点钟吃,我都是给她包饺子吃,她愿意吃饺子,有时候也炒菜她吃。晚饭吃得少,晚上六七点钟,喝点稀饭,再就是喝点牛奶什么的就行了。”李学根说,母亲在吃饭上,没有太多的讲究,什么都吃,就是吃庄户饭,没有养生食谱,也不吃营养套餐,平时家里做什么,就给母亲吃什么。
“在吃的方面,平时以鸡蛋为主,一天吃6个鸡蛋。我都是给俺娘用开水冲两个鸡蛋,把鸡蛋花(有的地方也叫鸡蛋茶)当水喝,一般不让她喝清水。她不喝茶叶,年龄大了,咱心思着喝清水没什么营养,就让她喝鸡蛋花吧。她也爱吃鸡蛋,煮了吃,炒了吃都行。”李学根介绍,母亲从60多岁的时候,听老人说喝鸡蛋花对胃口好,她就每天早上就喝一碗鸡蛋花,这喝了有40多年了。以前母亲的胃口不好,吃了饭就反酸水,从喝了鸡蛋花后,30多年的老胃病慢慢地好了,这好了有二三十年了,也没有吃药。
“俺娘平时猪肉、羊肉都吃,得给切碎了吃,没有牙了,大块的肉咬不动,只能做成丸子,或者包饺子她吃,包饺子肉多了她还不愿意吃,就得多放菜,说那样吃起了利争(爽口,利索的意思)。”李学根说,母亲喜欢粗茶淡饭,不愿意吃好饭,大鱼大肉不爱吃,爱吃当地的新鲜蔬菜,他就自己种了个菜园,种了些黄瓜、芸豆、豆角,冬天最愿意吃白菜和萝卜了。自己还养了母鸡,鸡蛋从来不用买,都是自己养的母鸡下的。
“她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曾经抽烟了,抽了有十几年,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家庭压力大,我心思她是愁得抽烟,后来慢慢地不抽了。”李学根介绍,在生活习惯上,母亲除了抽过烟外,从来不喝茶叶,不喝酒,也不打牌,不打麻将,也很少吃糖,多少吃点水果,平时吃盐,吃油也比较少,油水大的饭菜不愿意吃,没有其它的不良嗜好。平时,母亲也不愿意串门,就是在自己家周边到处走走,转转,活动下身子骨。
“俺娘身上没有大毛病,在80多岁的时候,因为头晕住过一回医院,再也没去过医院。”李学根说,母亲血压有点高,80多岁的时候头晕得厉害,去医院治疗了几天后就回家了,现在也不吃药,如果头晕了就是躺着休息。如今,母亲的眼神还比较好,前几年还自己缝补衣服呢。现在就是有点小脑萎缩,有时糊里糊涂,就像个小孩子一样。不过,身体还是不错的,生活自理,心情好的时候还出去转转,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呢。
采访完百岁奶奶吴秀兰,让我们想到了汉代文学家贾谊同学在《新书》中说的一句话,他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吴秀兰奶奶,自己心里始终想着别人,而没有自己。她心里没有“私”字,不计较得失,乐善好施,极富慈悲之心,遇事沉着,这也正迎合了“心宽一寸,病退一丈”的修身养性理念。看完百岁奶奶吴秀兰的人生故事,不知道那些因为生活压力而烦恼、忧虑、怨恨的朋友,能不能学到些什么呢?有人说“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只有心态平和,才会获得真正的健康。用微笑面对生活,你的生活中就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