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方子比较特别,因为它是由三个经典方加减而出,强强联合,取其精华,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用了它后,进饮食,有力气,大便通,心开怀,忍不住心情愉悦地想笑,故又名失笑丸。

你猜到是哪个方子了吗?是的,它就是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组成:
干生姜、甘草(炙)、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炙),枳实、黄连。 水煎服。

这个是治疗的是痞。他并没有像半夏泻心汤一样,直接辛开苦降。也没有用苓桂术甘合小半夏汤,去温散水饮。而是采用了攻补兼施,以补为主的方法。往简单了说:健脾利湿,理气行痞。枳实消痞丸就成了治疗脾胃虚弱,分不清是寒还是热,寒热互结之痞满症的绝佳组合。
这种痞满症,表现为心下胀满不适、郁结满闷,不想吃东西,倦怠乏力,大便不畅,看舌苔,苔腻而微黄,摸脉,脉弦。

这个方子:
茯苓,白术,人参。加上甘草就是四君子汤。
枳实,生白术。加上陈皮是李东垣的陈皮枳术丸。
所以这个方子还是颇有李东垣的思路的。
方子是很不错,那应用到临床效果如何呢?
先来看一则慢性结肠炎的案例:
季某,男,42岁。反复腹痛伴腹泻5年余。日三四行,大便不爽,时下黏冻,里急后重。伴腹部痞满,恶心、呕吐、泛酸,舌质淡苔厚腻黄,脉弦缓。证属脾虚湿滞,治以健脾行滞,消痞除满,方用枳实消痞丸,每服6克,日3次,服药1月,诸症消失,至今未复发。

本例由于脾不健运,湿胜于内,传导失司。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予枳实消痞丸消补兼施,寒热并用而获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枳实消痞丸对胃肠运动具双向调节功能。
前一段时间还有一个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案例也很典型,一起给大家分享下:
李某,女,16岁。诉上腹部反复饱胀、隐痛一年余,加重一周。现诊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每在食后、学习劳累或情绪不畅时加重,伴见恶心、呕吐、泛酸,大便时结时溏,舌苔白而厚腻。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属脾虚湿滞,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予枳实消痞丸,每服6克,日3次。服用1月后,诸症大减。继续服一月,诸症消失,体重增加。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脾虚痞满范畴。其病机乃脾脏本虚,中气虚弱,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枳实消痞丸可以增强胃肠收缩,促进胃肠动力,能显著增强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运动功能,促进胃排空,提高胃排空率。兴奋迷走神经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可能是枳实消痞丸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有效治疗的主要原因。
以此来验证
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神经症、慢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等属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者常有此表现,正适宜于本方。
为什么如此有效呢?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本方载于金元名医李东垣《兰室秘藏》,具有行气消痞,健脾补虚,平调寒热之功效。
君药——枳实,可以行气消痞,除心下痞满。
臣药——厚朴,可以行气除满,帮助枳实消除痞满。
佐药——黄连,苦寒降泄、清热燥湿,有除痞的功效;半夏,性辛温味苦,能降逆和胃,散结开痞;干姜,温中祛寒,这三味药相配伍,寒热并调,辛开苦降,可以帮助枳实、厚朴行气开痞。人参、茯苓、白术具有益气扶正,健脾祛湿,对于脾胃虚弱具有补益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