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立秋喝菊花茶有讲究!建议: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8-06 菊花茶   立秋   清凉   浅黄   白菊   茶水   口感   干燥   菊花   讲究   身体   建议

后天就是立秋了,虽说是立秋,但眼下依旧是中伏天,温度急剧升高,每天一出门就会大量出汗,空气也随着秋天的到来变得异常干燥,再加上为了降温吹空调,实在是干上加干,使人没精神,经常口干舌燥,每天喝很多白开水也不能缓解。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主要是因为立秋的干燥,白水实在是难以抵御,菊花较凉,中伏加上立秋最容易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少朋友会选择在这时喝上一杯我国的传统清凉茶饮,在去暑降火的同时,为身体补充较多的水分,另外对身体也颇有益处,老少皆宜,备受大家的喜爱!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这时喝菊花茶是有讲究的,牢记“2喝3不喝”,喝对清凉降温好处多。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说说“3不喝”

1、不要空腹喝菊花茶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下的温度动辄就是40度,天气越热大家就越没有食欲,不少茶友经常空腹喝菊花茶,咚咚咚就喝下一杯,来帮助清凉降温、解渴。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知道:空腹喝菊花,犹如强盗入穷家。菊花寒凉,空腹饮用犹如雪上加霜,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出现诸多身体不适。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2、不要喝过夜菊花茶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冲泡好后放置一晚上的菊花茶就叫过夜菊花茶,在当下的夜间温度一样高的可怕,在这样的高温干燥的环境下,空气中的细菌较多,与菊花茶接触后,会加快发霉的速度,茶水随之变绿,变质。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并且空气中的小飞虫及蚊子也多,与菊花茶接触后会留下较多的细菌,这种菊花茶一定不要再喝。因此当时冲泡的菊花茶喝着最新鲜也最有好处。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3、不喝浓菊花茶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多茶饮的饮用都是以清淡为主,菊花茶也不例外,菊花茶性格“高冷”,每次冲泡放3-5朵即可,可多次冲泡饮用,清茶淡饮增岁月。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也有不少朋友喜欢在炎热干燥之时,浓浓地泡上一壶菊花茶,以达到快速降温、补水的作用,但是浓郁的菊花茶,口感味道过于苦涩,不好喝身体还难以承受,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身体不适。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来说说“2喝”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之外,喝菊花茶时也要注重菊花本身的品质,不要为了菊花的外观及便宜的价格随便选菊花,不清楚哪种菊花品质高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花农自己喝的菊花,品质上乘,价格还十分便宜,真是质优价廉!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云台冰菊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云台冰菊是焦作的怀菊,较好地去暑气、补水的作用,是十分传统的菊花,受到北宋皇室的青睐,并一度成为其专用茶饮,不俗的饮用价值使其素来有“怀药”之称。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年的十月底,就是冰菊丰收的时候,纯手工采摘,采用最传统的物理杀虫办法,用最原始的烘干及晾晒方式,绿色原生态,获得大量网友的好评。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次冲泡只需取4、5朵云台冰菊,用沸水冲泡闷上7分钟左右,花朵呈明亮的黄色,加上圆润的外形,十分动人,茶水清透浅黄,菊香鲜爽清淡,入口鲜甜无比,口感清冽丝滑如丝绸,喝完满口芳香,清凉止渴,顿叫人清凉舒爽,令人无限回味!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杭白菊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杭白菊为四大名菊之一,种植于桐乡,4万余亩的种植基地,每年产出的杭白菊占全国白菊花的十分之九,为全国各地提供菊花,盛名远扬。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dZ9拜客生活常识网

杭白菊白璧无暇的花瓣及金黄色的花朵十分抢眼,经冲泡菊香清新自然,茶水浅黄,入口有微微的苦味,后有回甘,口感细腻,喝完神清气爽,精神十足!

相关阅读:

  • 菊花泡水后为什么变绿(菊花茶泡久了变绿色)
  • 决明子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立夏后,消暑解渴,喝菊花茶有讲究,牢记“2不喝”,早知早受
  • “夏饮茶,身体佳”,不论男女,夏季多喝“5茶”,营养又美味
  • 炎夏干燥,女人想要皮肤水润,坚持3个好习惯,元气满满度暑
  • 夏季喝菊花茶好处多,神清气爽又下火,牢记“2不喝”,喝对
  • 芒种过后宜“清补”,建议:“少吃2物,多喝5茶”,身体倍儿棒
  • 2种被列入“黑名单”的菊花茶,再便宜也别喝,喝久会伤身
  • 人到中年,不管有钱没钱,这2种菊花茶千万别喝,难喝还伤身
  • 炎夏消暑纳凉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