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7月,礼萨·汗出兵镇压了马什哈德市宗教势力反对废除妇女面纱和服饰改革的活动,迫使上层宗教势力暂时退却。
1936年1月17日,在德黑兰师范学校的一次典礼上,礼萨·汗正式将禁止佩戴头巾上升为国家政策,这一天也被定为伊朗妇女解放日。从这时候开始,头巾就成了一个政治符号。
03
和留辫子、裹小脚一样,延续了几百年的东西具有强大的惯性,很难靠行政命令短期禁绝了事。
起初,是强制留辫子,后来,是强制剪辫子。
清朝灭亡后,革命党人到处给人剪辫子,很多被剪了辫子的男人痛哭流涕,如丧考妣,说没脸见人,对不起祖宗云云,仿佛剪去的不是辫子,而是下面的鸡儿。
同理,对很多伊朗女人而言,摘头巾是难以接受的。
在礼萨·汗参加的那次典礼上,一些女性对在男人面前摘头巾感到极为尴尬,她们紧紧拥抱并站在墙边流汗,还极力遮挡自己的脸庞。仿佛去掉的不是头巾,而是贴身衣服。
摘掉头巾具有国家强制性,警察会在大街上或公共场合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戴头巾,会当场处理。
为了捍卫头巾,很多女人甚至拒绝走出家门,拒绝去公共场所,还有一些女人因此移民去了其他允许戴头巾的国家。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和英军开进伊朗,逼迫礼萨·汗与德国绝交(伊朗亲德,两国关系非同一般),礼萨·汗拒绝,被迫退位,长子礼萨·巴列维继位,这便是后来的著名的巴列维国王。
巴列维从小就送去英美等国留学,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对伊朗的落后面貌十分不满。
另一方面,作为盟友的美国,为了防止伊朗发生苏式革命,强烈要求伊朗削减军事开支、惩办贪官污吏、任用温和分子、放松政治压制、进行土地改革。
因此,1963年,巴列维发起了“白色革命”,这是一场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推动伊朗现代化,把伊朗建设成君主政体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改革不仅触及到了伊朗人的灵魂,也触及到了伊朗人的口袋。
1971年到1973年,伊朗经济年均增速为14.3%,1977年人均收入已达22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此外,科教文卫各项事业成果显著。小学入学人数从1960年的27万人增加到1977年1000万人,文盲率从85%下降到55%。1977年,有65%以上的人有了自己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