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采用垂直离合+导柱轮结构。离合装置由两个相互层迭的齿轮圆盘构成,依靠摩擦片直接接触运行,没有水平离合齿轮啮合时的抖动、不畅等问题,确保了计时启动、停止的高效与稳定性,也有利于确保走时精准度不受计时影响,即使计时功能长时间开启。
Cal.4130的垂直离合装置
二是厚度控制优秀。Cal.4130可谓垂直离合机构里的超薄王者,厚度仅6.5mm,原因在于其使用了特殊的垂直离合结构。垂直离合腕表之所以厚,是因为位于机芯中心的层叠式结构:秒轮、计时秒轮与离合结构在机芯中央呈上下布置,再加上自动上弦、自动陀等结构,机芯自然很厚。而4130为了做薄,垂直离合结构被挪出机芯中心,下层与处于6点位置的秒轮上下布置,上层则与计时秒轮通过啮合启动计时功能。
同时,为了解决啮合产生的指针抖动等问题,劳力士后期使用了光刻技术(UV-LIGA)进行特殊设计计时秒轮的铸造。计时秒轮每一齿牙包括3个部分,两边类似弹片,中间部分起支撑作用,确保齿轮啮合的“软着陆”与齿牙的“无缝接触”。
三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4130纵向对比上一代以真力时El Primero机芯为基础的Cal.4030机芯,零件减少约60%,零件的标准化水平也有明显提升;横向对比其他现代自动计时码机芯,据品牌称4130的结构也更加简单,提升机芯稳定性的同时还节省了空间,方便装配更大的发条盒,从而将动力储备提升至72小时。另外,4130的离合结构被设计成可独立拆卸,更加便于维护。
设计
Design
优秀的设计各花入各眼,但迪通拿却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一是尺寸正合适。40mm表径(实际上表圈直径不到39mm)、跑车流线型表壳,配合钢带或是胶带头节,上手视觉效果不大不小、非常完美。这种效果甚至让人感到疑惑:迪通拿近乎适合所有人!粗壮的手腕哪怕加上“野人”般的体毛,却能带出优雅;细巧的手腕哪怕配上“娘气”的肤色,也能带出动感。
二是盘面布局合理。不像很多品牌为了刻意追求大表径,不顾机芯尺寸硬要做大,导致秒盘与计时盘面拥挤在盘面中央。如果再缺乏计时刻度圈的视觉设计,很容易形成“斗鸡眼”。在我看来,计时码表盘面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布局合理与对称平衡,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欢ETA 7750竖向的三眼布局(去掉小秒盘的竖向双眼布局除外),倒三角三眼布局或是横向双眼布局最优,计时小盘大小要适中,边距与中心距控制的即不显得局促也不过于分散,这些迪通拿统统拿捏的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