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郭富城,在我看来是非常厉害的一次签约,这还要从美邦的品牌定位说起。
其实在美特斯邦威创立初期,公司内部品牌的定位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犹豫,也就是美邦的衣服是给谁穿的。
周成建认为应该把目标人群放在18到25岁,但当时如班尼路、佐丹奴这一批香港品牌定位的人群其实要更大一些,大概在30岁以下。
而18到25岁这个阶段的消费者就很尴尬。其中一部分还在读书,经济不独立,算得上是消费的弱势群体。而且这个年龄跨越了学生和社会人两个人群,定位不够精准,让人怀疑,毕了业,开始赚钱的年轻人,真的还会选择他们在学校里穿的美邦吗?
但在周成建的坚持下,美邦还是选择了更年轻的人群。
配合这个定位,美邦的产品也出现了和班尼路、佐丹奴不一样的风格:更简单的设计,更明快大胆的颜色使用,以及更便宜的价格。此外在门店设计上和logo设计上,都追求更加新潮。
也就在这个阶段,美邦推出了那句经典的slogan:不走寻常路。
事后来看,这个品牌定位的确有种种问题,但却做对了一件事:它选对了时间。
美邦崛起的时机,是90年代末00年代初,恰好是第一批80后进入大学的时候,也是他们迈入美邦目标人群年龄段的时候。
针对这个人群,选择郭富城来当代言人,就很妙了。
首先,90年代基本就是属于四大天王的时代,郭富城作为顶级明星,在80后人群里,声量和号召力肯定是合格的。
但是在四大天王里面,他又比较特别。
我个人感受,他长相比较显小,和其他三位比起来,你总觉得郭富城可能要小个五岁左右。你想想,2001年,张学友都在演《男人四十》这种中年危机电影了,郭富城还在《浪漫樱花》一边跳舞一边和张柏芝谈恋爱。
另外,郭富城是属于劲歌热舞那一挂的,整体风格比较动感活力。这种风格,当年我觉得蛮带劲的,但是我妈是非常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