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有这样一篇报导,广州一位先生带着没穿束胸的妻子上街,被衣着光鲜的男子当街斥之为「村下婆」,而这三个字传到女子耳里令她难堪,她当场借了一件小衫将胸部束了起来。
本来只是一场时尚的风波,却变成了必须遵守的铁规定。
有的女子们为了能透气和提高舒适性,当时又采用轻薄纱料制成背心,外罩网纱,露出了胳膊,皮肤也在轻纱下若隐若现。
可即便如此保守地穿着,依然受到保守人士的攻击。

这类服饰最初在风尘女子之间流行,随后很多良家妇女也逐渐效仿,慢慢地成为了一种潮流。而江议员认为这衣服,有“冶容诲淫”的副作用,于是要求江苏省、上海县及租界当局出面禁止,以端风化。
1918年的夏天,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视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于是不到两年,上海政府便出台了关于女子穿衣的政策:故意奇装异服以致袒臂、露胫者,准其立即逮案,照章惩办。
在这炎炎夏日,男子穿着短裤短衫在树荫下乘凉,而女子出门即使满头大汗也必须将身体和四肢包裹得严严实实。她们不过是爱美或者是追求一种舒适,而这么简单的诉求却被妖魔化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

20年代的女性,即使在燥热的炎夏,也得穿着长过膝盖的长背心睡觉。
“这位少妇现在是侧着身子;只穿了一件羊毛织的长及膝弯的贴身背心,所以臂和腿都裸浴在晨气中了,珠络纱筛碎了的太阳光落在她的白腿上就像是些跳动的水珠。”
这一段描写出自作家茅盾的笔下,画面里少妇若隐若现的曼妙身姿引人遐想,可即便在这么美的场景下,她仍然穿着一件「长及膝盖的背心」,既不舒适也不透气。
而这件长长的背心,却宛如皮肤一般,长在那个年代所有女性的身体上。
她们出门时在旗袍或者大褂里面,必须穿上马甲、胸褡,这是一种由「捆身子内衣」演变而来俗称「小马甲」的内衣。家庭条件好的女孩子小马甲多以丝织品为主,普通人家的女孩则会用布,其形制与穿在外面的坎肩不同,一般都很短小。在小马甲的前片,缀有一批密纽,使用时紧紧扣住。而当时所有的女孩都要把胸部捆得紧紧的,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那些小马甲像是枷锁一般,将她们禁锢得难以呼吸。

可为何短短几年又从必须穿束胸演变成了不准穿束胸呢?
天乳运动
1927年,仅仅7年,政府却突然改口倡导“天乳”了,对羞答答束胸的女子反而要进行罚款。
而这样的原因,和那天特别的「不速之客」有关系。
1927年的三八妇女节,武汉国民政府正在汉口举办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活动,一群女人闯进了所有人的视野。
要说女人也不稀奇,可这一群居然全是赤身裸体的女人,她们高举着彩旗冲入会场,要求妇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