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财务分析师表示,“Tisci 已经在 Burberry工作了五年,在他的整个任期内,我们发现他的设计在社交媒体上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共鸣,而且Burberry的销售增长与同行相比一直乏善可陈。”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Burberry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过5%,市值约为68亿英镑,几乎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行业的寒冬阴霾还笼罩到了其他奢侈品巨头。今年,LVMH、历峰、Moncler、爱马仕、Versace 母公司 Capri 集团等大型时尚奢侈品集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股价下跌。
为此,路易威登、香奈儿、普拉达、卡地亚、积家、COACH等品牌都通过涨价来刺激需求,保证销售业绩。
但是,令人堪忧的质量问题接踵而至。
今年6月,杭州一位消费者花8450元在路易威登专卖店买了一双休闲鞋。没想到由于下雨,绿色内衬掉色了,把袜子和脚趾都染绿了。
4月,有消费者在路易威登专柜花8000多元买了一双平底凉拖,结果穿了不到十天,鞋底“LV”的LOGO就模糊了。
同样在今年,奢侈品牌Bally和华伦天奴都曾因产品以次充好被行政处罚。
追求着高额的品牌溢价,却连产品质量都不能充分保障。
当奢侈品把消费者当傻子忽悠,怕是出再多奇葩单品,炒太高热度,也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