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对电影大荧幕的追求不是一时兴起。早在2000年初,赵范组合最得意的时候,他就开始频繁地往北京跑、往剧组跑,“前半年折腾自己的事,后半年跟着本山大哥准备春晚”。

早在2004年上映的电影《天下无贼》中范伟就有过出色的表现
“你可千万别等到观众烦了你了,要烦了你的话,你往回找补,就像身体伤了元气,往回补可不好补。趁大家还没太烦的时候,咱们先转转,转转向。”
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危机意识。
小时候,范伟的父亲在毛纺织厂工作,生产的呢子和料子总有人来买,算是一份铁饭碗。
几年后改革开放,南方的料子都来了,选择多了,铁饭碗没了,厂子一下子就倒闭了,令人措手不及。
他们那一代的东北孩子,亲眼见证了“共和国长子”的盛极而衰,所以总是活在忧患当中。
而范伟骨子里的敏锐,也让这份忧患有的放矢。
曾经与范伟合作过《求求你,表扬我》的导演黄建新说:“敏感、细微、体会、再现,这是人类情感里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做演员最宝贵的品质。这些,范伟全部具备。”

图源: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小时候,范伟一家挤在棚户区一间40多平米的小屋里,五口人大眼瞪小眼,一抬头就看到对方。
生计艰难,让父母总是吵架。“我就对所有人的情绪特敏感,一回家看到爸妈高兴,心里就踏实,看到爸妈脸色有点阴,我的心就砰砰跳。”
后来父母过世,范伟向兄姐提起这些心理体验,对方却一头雾水。
他说:“这就是敏感和不敏感的区别。”
敏感的人在生活中总是自寻烦恼,但在塑造角色时却准确找到切入口,把现实的经历转化为素材。
比如“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这一经典形象就是起源于他的一个同乡——爱吹牛又胆小、善良又有些小毛病、总是装年轻、永远29岁;

在电视剧《马大帅》中,范伟饰演范德彪
《耳朵大有福》里的王抗美的原型就是范伟的父亲,因为工业城市空气不好,父亲出门总会戴口罩,进门后就拽到脖子上,骑自行车前还会用手套掸两下车座上的灰;

图源:电影《耳朵大有福》
拍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时,他向导演提出给八面玲珑的农场经理丁务源配一双皮鞋,因为丁务源看起来总是很低调,但骨子里还是个爱显摆的人。

图源: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
2016年,从艺38年,已经54岁的范伟终于凭借这部《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封影帝。

那天,站在领奖台上的范伟头发已经花白,拘谨地扯了扯西装的衣角,连说19个谢谢。
感谢辞中规中矩,但掷地有声,人们分明地感受到,台上那个人不瘸、不彪、不结巴,是诚恳到可怕的,一名演员。

范伟曾经有过一次九死一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