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电里,俞飞鸿显得有一些格格不入,对外界的热闹不感兴趣,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她被称为“十年一遇”的校花,大学期间,追求者数不胜数。
有一位追求者,跋山涉水500公里只为见她一眼。俞飞鸿很感动,当然感动不是爱情,于是礼貌地拒绝了那个男孩。
逃离故乡并没让俞飞鸿活成另一种模样。身边的同学忙着拍戏、谈恋爱,她一个人看书、学英语、不断完善自己。
1992年,还在读大三的俞飞鸿,被导演王颖邀请出演了好莱坞电影《喜福会》。
她扮演的是富家小姐莺莺,清纯中带着几分倔强。经历了第一次婚姻不幸,以堕胎的方式结束了痛苦不堪的婚姻生活。
还是个大三学生的俞飞鸿,把角色完成得很好。
在开机前,她找来原著小说,反复阅读。移民美国的华裔母亲们,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冲突中。
俞飞鸿一直很迷恋三四十年代的环境,有战争,有最颠沛流离的时期。在她看来,那个年代人性释放得更为全面。
在和平年代,人性的某些方面是被压制的。而对于俞飞鸿来说,正统严肃的家庭教育则是压在她心里的一座大山。
《喜福会》后,俞飞鸿有机会在好莱坞发展,但她并没有选择这样的道路。
那时国外的制作人想留她在美国发展,而她选择了回国完成学业。
俞飞鸿在北影毕业后,轻松拿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可就在身边同学羡慕不已时,留校一年后,俞飞鸿就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