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陈薇下班,丈夫一定会出现在研究院门口,二人一起牵着手回家。
非典之后,有人问陈薇,每天和非典病毒面对面你怕不怕?陈薇则坦然地说:“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是你应该做的。”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她率先前往灾区,参与灾后瘟疫的防治。
从灾区回家不久,她又马不停蹄参与到了“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时间来到2014年,陈薇面临最大的挑战来袭。当时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和美洲,致死率达到了惊人的50%——90%。即便与中国远隔万里,但陈薇还是敏锐地觉察到:“埃博拉距离我们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
她提出,要把病毒挡在国门之外。为了更好地了解不断变异的埃博拉病毒,铸造中国“生物盾牌”,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到非洲去。
2014年9月,陈薇研制成功第一支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次年9月,在非洲塞拉利昂,陈薇进行了二期临床试验。开创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先河。无数次攻坚克难之后,疫苗最终研制成功,为疫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保护了当地的中国维和部队战士。
2017年10月19日,该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产品。
2016年,因“抗击埃博拉”贡献突出,陈薇荣获CCTV-10“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同时入选的,还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获得这一至高荣誉的陈薇没有骄傲,她提及最多的,是孩子。
在非洲,陈薇曾到访过一家孤儿院,那里有48个孩子,全部都因为埃博拉失去了家人。陈薇说:“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要因为非典、埃博拉等烈性病毒,让更多的孩子,失去童年的色彩。”一声祝愿背后,是她近30年与病毒战斗的无数个日日夜夜。
2017年,电影《战狼Ⅱ》上映。剧中,吴京饰演的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上演了一场救援险戏。
当年,很多人都被这一幕感动:陈博士为保住拉曼拉病毒的“活体疫苗”,临危向冷锋托付女儿……
很少有人知道,电影中那个援助非洲从事病毒研究的陈博士,人物原型就是陈薇。那时,她被誉为“埃博拉终结者”。
人类与病毒的战斗,已进行了千年,未来也不会结束。2020年,中国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伴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多,武汉封城,工厂停工,人们隔离在家。但陈薇没有。
1月26日大年初二,陈薇带领军队专家组乘专机奔赴武汉前线紧急驰援。4个昼夜的赶工,他们在武汉建成了一座用帐篷搭建的移动检测实验室。陈薇迅速参与到检测试剂盒研发中,其中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在最初确诊等于救命的情况下,陈薇的科研成果,挽救了不知多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