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后,林志炫的生活陷入黑暗。他的鼻子里全是伤口,不能坐飞机,也不能吃过热的食物,甚至不能激动。半年的时间,他唯一能吃的食物,只有寿司。恢复之后,他开始慢慢练习发声。他的声音没有了从前的灵动,却多了一丝深沉。他尝试练习更多器官的共振,力求更好的声音。颇让人惊讶的是,他发现自己不仅鼻子可以发声,连额窦都可以共鸣。
他很兴奋,从前自己没能力演唱的歌曲,他重新列出来,尝试录音。《没离开过》《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opera》……他不断练习,不断精进,将身体用到极致。
2012年个人巡回演唱会,他将现场演唱的11首歌曲制作成一张原声大碟,取名《擦身而过2》。那些最具挑战性与多元化的音乐表演,被他幸运地完整记录下来。其中,他翻唱王力宏的《落叶归根》、林俊杰的《记得》,皆成为大热金曲。
从2008年到2013年,是他内化的时间。他重新熟悉自己的身体,找到适合每一首歌的发声方式。尽管,他已经年过四十岁,却仍像个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地探寻更好的声音。5年时间的修炼,再出现时,他震惊了太多人。
2010年,他重新演绎歌曲《凤凰花开的路口》,这是他专门写给大学离别学子的歌。录制这首歌是在家里的饭厅,他故意用没有调音的钢琴,选用传统模拟技术母带,现场演奏与乐器同步收音,整首歌没有任何剪辑。
因此他录音时,常被外面路过的汽车喇叭和小朋友的嬉闹声打断,他不厌其烦地唱了近百遍,选出感情最真挚的一次发行。后来,也就有了每年毕业季都会飘荡在校园的经典歌曲。
2013年,是林志炫人生的重大转折。当年,他以补位歌手的身份,出现在《我是歌手》舞台上,以一首《没离开过》拿下当期冠军。
随后他连续翻唱周杰伦的《烟花易冷》、维塔斯的《opera》、蔡琴的《你的眼神》、齐秦的《夜夜夜夜》……
每一场都是神级的现场,每一首都成为当时大热歌曲。而这档节目,也让人见识到了林志炫的唱功之深。外人看来,他像是突然冲到了人们眼前。而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歌者坚守岁月的证明。2017年,重回《歌手》节目时,他更是带来了近10种曲风的歌曲,摇滚、爵士、民谣、甚至音乐剧……比赛结束,他接受采访说:我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我唱爽了。

有人问:为什么林志炫参加完《我是歌手》之后,没有爆红?被点赞最多的答案是:曲高和寡。从出道到如今,他只做一件事:做唱片。
“很多人都会觉得,某某歌手又唱歌、又主持、又演戏,是个所谓的「多栖艺人」。但我不是,我只是一个歌手。”这种模式,曾让他很“吃亏”。即便唱功出色,音乐作品顶级,他却一直“不够红”。
别人为他唏嘘,他自己却看得开: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这种快乐,不仅仅来自唱片,也来自现场。他对现场音乐有种近乎痴迷的追求。每次演出前几天,他都会清淡饮食,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工作状态。
演唱会开始前,他往往在脑袋里循环播放演唱曲目的每一个细节,尝试依次打开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调整音律高低,咬字轻重,气息停顿……上场的那一刻,他希望自己不仅要还原CD,甚至要比CD里做得更好。
也是因此,他常年如苦行僧一般磨练自己的嗓音,经常与医生讨论:“我的身体还有哪里能共鸣。”多年的训练,他对身体发声部位的驾驭,越发娴熟。
在2018年的巡回演唱会上,他希望将十几首难度颇大的歌曲,在两个小时内唱完,且不损失音色。这不仅是对他体力、技巧的考验,也是身体每个部位的考验。缜密的计划之下,他练气、健身、练声、尝试不同部位共鸣……最终,几场演出下来,他总能在唱完最后一个音符时,把每个部位都刚好用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