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林徽因、陆小曼、郑念这样的民国女性,才是真正的名媛。纵然命运飘忽不定,却个个有不容忽视的魅力。
她们的优雅与傲骨刻进了骨血里,随着岁月的更迭,这样的心性、气度,愈久弥香。
人生如梦,红尘如纸。惆怅也好,悲愁也好,她们都不曾丢失掉属于自己的一份体面,也终于成全了自个儿。

100年前的名媛,跟今天的名媛,概念不太一样。
它经常用来形容像林徽因、郑念、陆小曼这样的有学识的民国女性的。她们举止优雅,双眼明亮,才貌双全,用落落大方的谈吐,向世界展示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韵味。
民国时局动荡,她们历经从云端到泥潭的大起大落,仍然热爱生活,保持着自己的一份体面,有信念地活着。


“哪怕风雨摧残,我也有自己的精致和讲究。”说这话的人,正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的郑念。
出生于1915年的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媛。家世显赫,出身高贵,父亲曾任北洋政府高官,祖父是清末民初的大儒。郑念还在中学读书时,就四次登上了《北洋画报》的封面,成为了风云人物。

作为名媛群里的佼佼者,她本可以凭借美貌与背景进军演艺圈,可是郑念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中学读完后,她先考入燕京大学,后远赴英国攻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学位。她觉得美貌并不能代表一切,内心的富足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
当其他名门小姐在上流社会流连忘返,过起了豪门太太的生活时,郑念已经读了很多书,见过世界的种种样貌。

结婚后,她跟随时任外交官的丈夫郑康祺漂泊在外,也生下一个女儿郑梅萍。
1949年,一家人回到上海,郑念凭借自己的学识,成为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夫人,全上海英语最好的名媛。战乱终于平息,他们长途跋涉后,总算可以安顿下来了,有了自己的家。

郑念与丈夫、女儿
可惜好景不长,1957年,丈夫因病离世,郑念很伤心,却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还要处理工作。在动荡的年代,郑念却始终保持着曾经的生活方式,穿着旗袍将家里收拾得干净别致,她具备有维持自己原本生活方式的实力。
她在《上海生死劫》中对自己的房子这样写道:“我的居所,虽则称不上华厦美屋,但以西方标准来说,也可属于趣味高雅的了。窗上有帆布篷遮,凉台上垂挂着绿色的竹帘。就是窗幔,也是重重叠叠,有条不紊地垂着。沿墙一排书架,满是中外经典名著……”

郑念在上海的居所
这样安顿的日子没过多久,1966年“文革”来了。郑念被迫卷入到这场风波中,几十个人破门而入,将她家的文物乱砸一通。她没有慌乱,也没有大喊,只是在餐桌前安静地喝咖啡吃早餐,气定神闲。
郑念最终被捕入狱,因为留学和为英国公司工作的经历,她被当作英国间谍。面对莫须有的罪名,她当然不承认。这样的坚定,换来的必然是无数次的严刑拷打,郑念始终不屈服,也吃尽了苦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十几个日夜,手铐深深嵌进我的肉里,磨破了我的皮肤,而后化血成脓,这样的日子让我度日如年。”